“失联状元”归去来 我理解他对生活的热情-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失联状元”归去来 我理解他对生活的热情

2018-11-01 09:01:55

  如果设身处地了解这位“状元”的失联经历,及其复杂的心路历程,人们就可能会多一点理解和同情。

  江西省宜黄县理科高考状元杨仁荣一度与家人失联长达9年。通过媒体报道看到母亲病重的消息,这名游子才回到故乡。然而,不久以后,他再度离去。

  这一则农家弟子的归去来故事,因为“状元”的光环引人瞩目,也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事件。然而,若去掉“状元”“失联9年”这些新闻元素,杨仁荣的经历隐隐折射出许多农村学子都会面对的冲突——因农村与城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极大反差,而不得不需要重新达到身心内外的平衡。杨仁荣的经历或有特殊性,但其启示意义仍有普遍性。

  杨仁荣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典型农村子弟。故事的前半段,很传统,也很励志;到了后半段,却是主人公频频遭遇困境:不适应专业学习,以肄业身份离校,就业不顺利,恋爱也不顺利。总之,这是一段很“丧”的经历。可能正因为前后经历的巨大反差,导致杨仁荣长期和父母及故乡失联。

  正如这位“失联状元”的自述:承认自己不是天才是挺痛苦的一件事。杨仁荣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先后反差也是不满意的,叙述中也有一些惆怅失落。而杨仁荣的经历,从其父母和其故乡人们的眼中看来,可能有那么一点“伤仲永”的悲情色彩。他毕竟从幼时的通达聪慧,变成一个普通人,“泯然众人矣”。

  不过,在这位“失联状元”长长的自述中,我读到的却不全是无奈和悲情。相反,在其充满挫折和失败的经历中,我反倒感受到了他坚守的锐气和对生活的热情。“失联状元”故事的结尾,充满了开放性,主人公仍然选择远赴重庆工作。

  我虽然不完全认同主人公的任性行事风格,但特别理解出身平凡的他在都市社会里的短暂迷失。比如,他说,“毕业后,社会评判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从学习变成了物质,说一些虚的根本没用。我觉得压力很大,来自父母、亲戚和社会,这是我不想承受的。”他在北京几年,觉得自己像一叶浮萍。他总想在很短时间内做出成绩,想走捷径,但现实往往会给他当头一棒。这些经历和感悟非常真实,就是你我身边大多数“北漂”等年轻奋斗者的缩影啊!我相信它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比他幸运的是,顺利毕业了,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都市里扎根生存。杨仁荣可能就多了一些任性,也多了一些挫折坎坷。

  幸运的是,杨仁荣没有完全迷失,也没有放弃理性和思考。他在逼仄的现实中,努力呵护着自己的理想主义。他意识到,“社会是最好的大学,比北大清华还厉害”。他的未来,其实并不那么悲观。

  从世俗角度评价,杨仁荣可能是一个生活上的失败者,甚至是没有承担家庭责任的“不肖子”,但是,如果设身处地了解这位“状元”的失联经历,及其复杂的心路历程,人们就可能会多一点理解和同情。

  教育家蔡元培有云:“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终究是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格的养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不应该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从“失联状元”的身上,固然可以读到挫折和迷失,但令人欣慰的是,他的人格和精神仍然是健全的。他对生活的热情并没有丢弃。就此而言,这位“失联状元”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愕然和失败感,与物质意义上的成功相比,对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对生活保持热情和梦想。

  柯锐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四十二·中国员工逆境中不...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首次聚焦民国建筑业 霍建华杨幂《巨匠》杀青

    首次聚焦民国建筑行业的励志剧《巨匠》已于近日杀青,该剧由霍建华、杨幂领衔主演,讲述了以沈其南和傅函君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建筑行业筑梦者坚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运用到建筑设计和建造领域的故事,将于明年与观众见面。

  • 黄晓明:用作品回馈观众

    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将于今年12月9日到16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在前天举办的电影节新闻发布会上,黄晓明作为电影人代表上台发言时称自己非常幸运赶上了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他将用好的作品回馈观众。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巴新华商陈炳文:我和员工处成了兄弟

    “以前,中国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依法经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积累财富。当地人看到中国人,总称他们为老板。这些年,到巴新投资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他们修路、架桥,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他们见到中国人包括我,都称呼兄弟。

  • 俄华商吴昊:深耕中俄文化交流的“读书人”

    “我喜欢做文化方面的事情,虽然赚钱不多,但是比较自得。”相比“企业家”,俄罗斯五洲世纪集团公司总裁吴昊似乎更爱用“读书人”来定义自己的角色。20多年前,在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吴昊决定留在当地,创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