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芮银超:一名中国士兵的价值追求(组图)
//www.workercn.cn2014-02-07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更多

  “我一定要驾驭这些铁疙瘩。”从那时起,这种意识就在芮银超的心底悄滋暗涨。

  “一年站,两年看、三年围着转,四年磕磕绊,五年才玩得转”。这句机务岗位上的顺口溜,形象的阐释了机务专业学习的不易。对于只有初中文化芮银超来说,电工学、高等数学、逻辑电路等业务知识都如同“天书”一般。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让芮银超犹如装上了马达的机器,充满了无穷的动力。

  2002年10月,部队引进一种新型直升机。为检验高原飞行效果,部队提出在西藏试飞要求。由于飞机还没正式交接,我方决定将试飞直升机分解拆散后运到西藏。芮银超负责协助俄罗斯人员组装这架直升机。

  组装过程中,俄方专家一会让芮银超装尾掌,一会又让他装天线,接着又拿指示灯让他安装,结果,一系列刁难并没有难倒芮银超,他全都一一娴熟地安装完毕。“一个人把机械、特设、无线电的活全都干了,而且没有丝毫差错,他到底是干什么的?”俄方专家好奇地发问。当翻译告诉他们,这个小伙子只是一名普通士兵时,他们都惊呆了。

  这些年,芮银超不止一次的向外国专家叫板。每一次,他都以精湛的技艺让外国专家记住了一名中国士兵的名字——芮银超。

  “芮银超来了没,看见放飞单上写着芮银超三个字,心里就会吃下一颗‘定心丸’。”有30多年飞行经验的藏族飞行员多么秀坦言。

  2001年7月,一架飞机起飞前几分钟,保险电门突然一声异响。声音虽小,但却没能逃过芮银超灵敏的耳朵。经过检测,初步判断是尾梁舱一处导线短路所致。他手中拿着工具,口中含着手电筒,1.83米的个子爬进了直径不到1米的尾梁舱。故障排除后,近乎休克的他再也没有力气退回货舱。战友们用绳子将其拖出,发现他嘴唇发紫、满脸发白,全身像是被水浸过一般……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