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栋:创新永远在路上(图)-劳动模范-中工网

人物

劳动模范

韩国栋:创新永远在路上(图)

2015-06-18 10:15:09 来源:中工网—《天津工人报》

  ——人物档案—— 韩国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烯烃部化工工艺专家。他从事石油化工工艺24年,直接参与创新创效项目20余项,为企业年增效超过1亿元,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天津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成果奖。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青年五四奖章、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夏日的朝阳来得那么热烈,给天津石化烯烃部厂区装置披上了一层暖色。

   韩国栋,便是这高高耸立装置的守护者。一副近视眼镜,一身蓝色工装,他来到聚丙烯装置,看着造粒机组欢快地运转,心里荡起了层层波澜。不久前,刚刚开发生产的三个高刚性聚丙烯新品T5030、M12J和PPB6202又受到了用户追捧。想到这些,韩国栋悄悄地笑了,他怜爱地摸着设备,自语道:“老伙计,你也辛苦了。”聚烯烃新品开发屡创纪录的确让人兴奋。

   今年46岁的韩国栋,是天津石化烯烃部化工工艺专家。24年来,他直接参与创新创效项目20余项,年增效1亿元以上,科技创新成果累累,被同行喻为“冷凝专家”。他说,创新永远在路上。

   1995年,烯烃部从美国引进乙烯装置,这套价值不菲的设备,关系着整个下游装置的原料供应。投产后,国外技术员扔下英文说明书就走了。虽然

   韩国栋整天和课堂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塔釜打交道,但当这套“庞然大物”耸立在眼前时,他还是震撼了。特别是运行当中出现了产能过剩、乙烯裂解无法实现优化生产、装置能力发挥不出来,导致成本上升、效益不佳“瓶颈”时,韩国栋犯了愁。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尽管学的是化工专业,但韩国栋却把业务技术拓展到仪表、电气等领域。经过两年多的“硬啃”,他终于掌握了整条乙烯生产链条的工作原理和运转方式。1997年,韩国栋参与实施的“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技术工业化”项目,使下游聚乙烯装置生产能力从原设计的每年6万吨一下子跃升至12万吨,年创效达1亿元。2001年,该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度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几年,看着国内百万吨大乙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而20万吨小乙烯很难产生规模效益,面临着生死抉择,韩国栋苦恼不已。

   为发挥小装置的自身技术优势,打造聚烯烃名品系列,实现装置效益最大化,韩国栋决定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效厚利新品,将规模小的劣势转变为“小、快、灵”的优势,使新产品开发成为企业挖潜增效的“利器”。

   就这样,两年时间里,韩国栋和他的创新团队先后开发生产了小批量、高性能、差别化的聚烯烃专用料20余种。2650系列产品使天津石化小乙烯成为国内首个成功生产高熔融指数的厂家。推出的乙烯/丁烯/己烯三元共聚聚乙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6010、6085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一流,9030在国内也是独树一帜。成功开发生产的超低密度聚乙烯1210更属国内首创,被称为第四代聚乙烯。与此同时,M12、PP6012等聚丙烯新产品,也成为康师傅、海尔公司等国内知名品牌的供应商。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成功推进了天津石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

   聊起科技创新话题,韩国栋多次提及一个人——吴文清,韩国栋的师傅。烯烃部副经理吴文清带队伍的作风,让韩国栋很早就萌生了带青年员工搞科研的念头。

   2004年起,韩国栋作为装置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参与了天津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的时候,韩国栋带的一批大学生也都纷纷“显山露水”。“他们中的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说到这些,韩国栋很是自豪。

   作为中石化集团公司的聚乙烯装置开车专家,韩国栋还多次帮助兄弟企业。他先后赴镇海炼化、茂名乙烯等十余家单位进行装置审查和开车指导工作。“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技术”也走出天津石化,在广州、齐鲁等数家国内中小型乙烯落地生根,得到成功推广和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与其说韩国栋是位发明家,不如说他是一名创新精神传承人,与其说他是创新精神传承人,不如说他是正在编织着“劳动者——发明家——创新精神传承人”梦想的追梦人。(通讯员李建忠)

编辑:朱晶晶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我的灯火生活|一技在身,靠手艺我也“三十而立”

    2018年开始,李大波成为途虎养车上海关山路工场店的店长。“目前我们有7个机修技师、2个美容技师,平均年龄24岁,工作时间三班倒。最近平均每天有28辆车入店,大的修理项目耗时四小时起步,尤其随着上海夜生活节的启动,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李大波说。

  • 李建红:建议各方协同,补齐交通物流应急短板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