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热血青年投身军工 造就皖南深山的上海“飞地”-聚焦-中工网

人物

聚焦

7万热血青年投身军工 造就皖南深山的上海“飞地”

2018-08-03 10:02:20

  职工户口、副食品供应都是上海的

  筹建阶段艰苦的日子很快过去,当生产逐渐步入正轨的时候,职工的生活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早餐供应面包、馒头、稀饭,中晚餐还有从上海那边调配过来的淡水鱼和海产品,厂里还自发购置了机器生产储存冷饮和汽水,让久居深山的当地居民十分羡慕与向往。

  皖南的三线厂除了工厂外,中小学校、医院、供水和供电系统、食堂等也五脏俱全。但与别的地区的三线厂不一样的是,皖南的三线厂属上海的“后方”,行政管理上属于上海:厂内电话的区号是上海的,职工的户口是上海的,治安办案由上海公安负责,甚至连白糖、香烟、肥皂、牙膏等副食品、生活用品都是从上海直接运送过来。上海小三线是严格意义上的一块“飞地”。

  “当时是计划供应,香烟、白糖、洗衣粉、肥皂,都是凭票供应的,皖南当地基本很难买到,当地农民就拿农副产品跟小三线工人去换。”19岁就进了建在东至县的小三线龙江水厂的蔡斌宜,至今还记得当时东至县的农副产品很便宜,1元钱买4斤螃蟹,鸡蛋1毛钱买2个。

  “到了大热天,运输部门会用卡车从外地采购西瓜,一个夏天,每个职工家庭只买2至3次。”蔡斌宜说,每次一个人可以买100多斤,计划供应,买好之后就放在家里慢慢吃。当时工人们把这种计划供应称作“全托”,意思是生活后勤全部“托”给组织。

  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看露天电影是一件让所有人能够兴奋几天的事情,睡不好觉,掰着手指头,盼日出,急日落,焦灼地等待放映队的到来。上海当时放什么片子,最迟不过3天,就会在“小三线”上映。

  一提起当年看露天电影,蔡斌宜到现在还是兴奋不已:“银幕挂在树梢,下了班,顾不得吃饭,就冲回家拿凳子占最佳位置,耐心又急切地等待着周围的一切暗淡沉寂下来,一束并不耀眼的白光穿透黑暗投向银幕的时候,银幕下的‘阿拉’们心房立刻温暖起来。许多中外经典老片子,就这样伴着小三线职工度过二十多个寒冬和仲夏。”

  小三线的24个婚介所

  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但青年职工的婚姻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日益严重起来,尤其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

  首先是职工中的男女比例失衡情况日益暴露,一些年龄在25至30岁之间的单身男职工找不到对象。小三线八五钢厂就曾发生许多光棍组织起来到工厂党委请愿的事。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共青团上海市委和上海市总工会等上级机关,以及小三线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和团委工作人员纷纷开动脑筋,为解决青年职工的个人问题而奔波忙碌。

  《新民晚报》1982年2月1日的一条消息:位于皖南的上海后方基地的工厂,由于男青年多,他们的婚姻成了“老大难”问题。1980年11月,上海后方基地管理局团委成立了24个婚姻介绍所,并在上海《青年报》上刊登招收女职工启事,把婚姻的大门向全国各地打开。

  原八五钢厂团委书记史志定回忆当初的婚介过程说:“招收女职工的广告刊出后,除了西藏和台湾没有来信以外,其他省区市都有女青年来信。女方先寄来一封信把情况讲讲,然后我们寄张表格给她,请填写并附上照片回寄厂团委。我们把收到的照片、表格初步看一下,看适不适合我厂青年,然后向男青年推荐:我们帮你挑了一个,你自己看看合适么,不合适的话桌上还有登记表和照片,你自己去选。合适的话,男方就填张表,填好了由团委寄给女方,表格上有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等。一来一去双方都满意的,我们就放手让他们自己谈。要是成功了就跟我们说一下,做个登记。”

  24个婚姻介绍所,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有569对青年领取了结婚证,还有833对男女青年建立了恋爱关系。一位男青工和外省女青年在领取结婚证时激动地表示:“好姻缘是党给牵的,我们要努力工作,为建设后方做出贡献。”

  开始于1965年,终止于1988年,历时24年。小三线企业在皖南当地虽然是独立、封闭的“小社会”,但长期近距离接触和日常生活交往,上海工人带来的都市文明,让久居深山的当地农民在生活习惯上、在思想观念上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徐有威等小三线研究专家认为,去掉“左”的政策和形式以外,单是先进地区、发达地区向贫穷落后地区提供技术上、物质上的支援和人才上的支援这一项,小三线就是一种现代化的播种工作。

  打开皖南通往山外的一扇窗

  从皖南贵池市主城区沿着齐石公路往东南方向的梅街镇行驶,山势嵯峨,山道绵绵,车缓缓地行,山缓缓地出。小三线八五钢厂的炼钢、轧钢、化学分析、精加工、设备机修等车间分建在梅街的每一个小山头、山谷里,一条条山间公路连接每一个车间。住宅区、电影院、图书馆、厂区医院以及中小学幼儿园等一排排灰色的建筑,分散在厂区周围。数千名上海“小三线”建设者的青春与热血曾在这片土地上闪光。

  “三线厂建在我们这里,对我们这里好处非常多。”梅街镇梅街村宋村组村民陈克智至今怀念三线厂在梅街的那些日子。钢厂来之前,梅街都是泥泞小路,一到下雨天,一脚踩下去全是泥巴。白洋河上没有桥,一到下大雨,村民只能摸着水过河。八五钢厂筹建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泥泞小路改建成五米宽的沙石路,白洋河上架起“八五”大桥。

  陈克智说:“路宽了桥通了,钢厂载重15吨的大卡车每天在公路上跑,之前很少往山外去的乡亲们,开始经常乘他们的车走出大山。只要我们一招手,卡车司机都会捎我们一程。我家附近还建了个车站,到今天都还在。那时车站有个显示牌子上面写着:梅街——上海。汽车往返于梅街和上海,一天一班。梅街这么个穷乡僻壤一下子跟大都市上海连在一起了。我年轻的时候,还乘坐他们的班车,去上海玩过好几趟。”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梅街镇的百姓照明靠点煤油灯。钢厂来了,镇上才有电。晚上九点多,厂里发信号,电灯闪三下,提醒你该睡觉了,一到九点三刻,厂里就停电,老百姓的用电也一同停。到了第二天早晨六点钟再发电,厂里来电,镇上的群众家里的电也通了。

  钢厂还把水管连通到附近村庄的每家每户,老百姓再也不用跑很远的地方挑水,开始用上了非常干净的自来水。

  “路通水通电通还能看电视,这在当时可是大事!周围几个乡镇的人特别羡慕我们,都愿意把自己家的女儿嫁到我们这地方来。”陈克智说。

  小三线的现代化播种

  “我在18岁的时候被招工进了小三线的东风机械厂。”旌德县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春明告诉记者,是三线厂使他从“泥腿子”快速蜕变成一个现代产业工人,掌握了基本的机械操作技术和管理经验。

  小三线企业投产后,部分企业考虑到落户的自然村因土地被征用,出台招工政策,一般按每户招录一名符合条件的青壮劳力到企业上班。这些人多数从事炊事员、后勤等工作,少数文化程度高的安排到生产车间工作,虽然不是正式职工,但基本上同工同酬。

  “我的师傅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操作的机器。对待产品质量精益求精,每道生产工序都一丝不苟,遇到难题勇于技术攻关。尤其是他们国家至上、舍家忘我的思想品格,永久地植入我的精神世界,影响了我一生。”余春明说,直到现在,他还深深怀念那段学徒的日子,“每当我当年的师傅来到皖南,我即使人在国外,也会赶紧飞回来接待他们。”

  在池州市委党史办主任吴少华看来,小三线不仅仅是为皖南培养了一大批像余春明这样的人才,对皖南地区教育、文化、卫生方面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三线厂就地办的中小学无论师资、设施都为当地起到示范作用;当年县城还未上映的电影,三线厂附近的群众能够先睹为快;过去山区严重缺医少药,小三线的4家医院办起来以后,不仅大大方便了就近的山区群众就医。这4家小三线医院医疗设备先进、医术高明和优质的服务,辐射影响到整个皖南地区。

  上海小三线涉及冶金、轻工、机电、化工、通讯、运输、汽车制造、电力、建材、仪表和文教卫生等十多个行业,并都已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这些企业和医、教单位1988年全部移交当地后,奠定了皖南地区的现代工业的基础,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徐有威说,小三线孕育了我国最早的“城镇化”建设的雏形。(本报记者 王立武)

1 2 共2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梁雨桐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徐俊:我崇尚写意的舞台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徐俊是上海家喻户晓的“沪剧王子”,至今淡出舞台走到幕后许多年,他还是会在上海的街头被认出。他现在是著名的戏剧导演。

  • 羽毛球世锦赛林丹出局 石宇奇谌龙晋级八强

      2018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1/8决赛2日在南京迎来两名中国队选手之间的对决,赛会3号种子选手石宇奇对阵赛会9号种子选手林丹,21∶15、21∶9,石宇奇最终以2∶0击败林丹挺进八强。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退役军人做外卖,机器大厨唱主角

      经过半年的调研和摸索,退役军人卢伟投资300万元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厨房”—— 一套从切菜到炒菜再到包装全部标准化、机械化的快餐生产系统,专门制作外卖盒饭,即将正式推上外卖平台。

  • 林文镜,家乡人亲切唤他“大哥”

      7月,“榕树伙伴成长计划”正在福建报名,这一通过支持有志公益的年轻人以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的项目,由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发起。也在7月,著名侨领、融侨集团创始人林文镜先生与世长辞。仿佛一粒种子留下一片森林,林文镜慈善基金会、林文镜在福建投建的港口和企业都如常运行,这位传奇老人的爱乡爱国精神更被广泛传颂。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