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界的影视语言,成中国的影视语法-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用世界的影视语言,成中国的影视语法

2020-10-19 13:34:06 来源:光明日报

黄会林:用世界的影视语言,成中国的影视语法

  学人小传

  黄会林,1934年生,1950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战场荣立军功。1955年保送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创院院长,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出版《黄会林绍武文集》(十卷)、专著《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夏衍传》(与绍武合著)《学术知行:从影视民族化到“第三极文化”》等,主编并参与撰写《中国影视美学丛书》《影视受众研究丛书》《京师影视学派系列丛书》等,与绍武共同创作《梅岭星火》《故都春晓》《爱的牺牲》《骄子传》《母亲三部曲》等。

  不久前,央视直播2020年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隔着电视屏幕,又看到了黄会林先生。与其他上台致词的陈道明、张艺谋这几位直接从事电影创作的人士不同,黄先生是以从事文学和电影教育工作62年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的身份出场的,她的亮相被媒体称为“启动式上最动人的一幕”。86岁高龄的黄会林笑称自己是“85后”,她说,“只有一代代电影人前赴后继,才能让中国电影血脉传承,让中国文化其道大光”。黄会林在这个场合致词,大家心里都明白还有一重意义,那就是,她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创办者。如今已是国际A类电影节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最近两届是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合二为一的。

  从1958年留校任教,黄会林以教师为职业,以学术为生命,以推动中国戏剧电影发展、构建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体系为使命,在影视艺术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领域开创了众多导向性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案例;她是在学术领域开疆拓土的耕耘者,也是一位有战略眼光的学术领军者,更是一位以爱和知识教书育人的学者。

  评价一位学者,应当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他与时代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二是他的学术使命担当,三是他留在历史上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以此揆之,应该说,黄会林正是一位自觉顺应时代前进大潮,勇敢担当历史文化使命,并取得杰出成就的学者和教育家。70年前,只有16岁的初三学生黄会林,毅然报名从军,奔赴那场“保家卫国”战争的最前线,在战场上以热血和生命表达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四十年前,她在中国现代戏剧研究领域第一个开始全面、系统研究夏衍,填补空白,于30年前出版了第一部中国话剧史研究专著。28年前,她又承担学术文化使命,重建北师大艺术系,创建艺术与传媒学院。2009年,黄会林、绍武二位先生又提出“第三极文化”的理论,在中国文艺界、文化界引起强烈震动,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如今,在她和同事及几代学人共同开辟、耕耘的中国影视民族化研究新天地里,硕果累累,中国影视民族化研究学科体系经过多年奠基、深化、拓展,一座大厦已然矗立。2020年,《京师影视学派系列丛书》开始陆续问世,标志着“京师影视学派”已形成系列成果。

  70年前的炮声恍如昨日,28年时光更是弹指一挥间。在今年这样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回顾这样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学者的学术人生,探讨她倡导、开创的中国影视民族化理论,会对我们有许多新的启示。

《“第三极文化”与中国影视民族化》 黄会林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少年黄会林曾参加抗美援朝

  《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黄会林 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创业·剧魂

  1992年,不仅对黄会林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在中国高校影视学科史乃至整个艺术学科发展史上,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年份。1991年年底,北师大计划重建艺术学科,校领导找到黄会林,希望她担此重任。那一年,黄会林已年届58岁,接近退休年龄。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重建一个大学科,其实就是创建,这显然意味着一次艰巨创业。对于一般人,接此重任是既无此心也无此力。校方再三做工作,黄会林推辞不得,只能接下任务,她自己当时也没想到,就此开启了北师大艺术学科28年全面复兴的征程。可是刚开始,创业的艰难,实在一言难尽。从软件师资、教材,到硬件办公条件,几乎都是白手起家。艺术系当年的办公室和教室,是在西城区定阜街一号,老辅仁大学校区,大楼北边有几间小平房,夏天下雨漏水,冬天寒风呼啸。条件的艰苦,恰好为一介学者的学术使命担当做了一个注脚。

  在艺术系重建的早期,黄会林争取到各方面的支持,包括曹禺、吴祖光这些前辈大家,北京电影学院院长沈嵩生还应她之邀出任艺术系顾问。但是,外力的助推再大,主事者如果没有毅力,没有坚持,没有忘我的付出和出色的领导统筹能力,那也很难成功。从学科设计规划,师资引进和培养,到教材编写,招生计划、课程设置,乃至校舍、人员安排,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可想而知,这得需要多大的精力和付出。1992年创办艺术系,1995年拥有了中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此前,全国电影学的第一个博士点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2002年,以艺术系为核心和基础,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学科建设已成体系,至2020年,则已建成“双一流”、A+学科。二十余年来,以黄会林为主要学科带头人,北师大戏剧与影视学科彰显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体现中国文化魅力和东方审美气质的人文性追求,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京师影视学派。

  在当代,上世纪30年代出生、50年代入大学的那一辈学者当中,做出学问的人很多,但是,在学术上,能领导一个团队、带动一个学科发展,最后创立一个学派,对一个学科产生整体性影响的人,却并不是很多,每个学科领域,不过一二人。黄会林就是其中一位。她对中国影视学科的贡献是开拓性和整体性的,因此,她被同行称为艺术学领域的一位“战略家”。

  北师大戏剧与影视学科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中国老一辈戏剧理论家洪深、焦菊隐等人就在此任教。1949年后,国家抽调焦菊隐等人作为主干,创办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焦菊隐受命任北京人艺总导演十几年,打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戏剧体系。黄会林重建艺术系,接续的正是这一文脉剧魂。而黄会林能把此一文脉剧魂接得上、接得好,那也不是偶然的。

1 2 共2页

编辑:尹文卓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徐峥:导演要站在演员的立场思考问题

    “我一直想开一个表演班,带着导演练习表演,因为导演必须要对表演有切身感受,站在演员的立场思考问题,引导演员呈现更好的表演。”导演徐峥12日在西安表示。

  • 华东:每天必须像上班一样排练音乐

    用8年时间专注打磨一张专辑,用4个小时反复排练12个小节,舞台上从不与观众互动,也不会刻意煽情。这是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上周六刚刚斩获《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的冠军。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爱折腾的发明达人

    9月开学以来,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进校师生只要在一台设备上刷一下身份证,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进校人员的头像、学院、体温,以及是否来自重点疫区等信息,体温过高时,设备还会自动报警。

  • 把农村老妪变匠人的“犟皮匠”

    乔雪是个“犟”脾气。几年前,她放弃北京安稳的白领生活,不顾家人反对回到老家,捡起刻刀成为一名小皮匠。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