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丈夫失联86天执行绝密任务 妻子:他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时代骄子-中工网

人物

时代骄子

警察丈夫失联86天执行绝密任务 妻子:他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2019-08-13 11:06:52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消息

  曾经想过抬着邹路遥照片的场景

  邹路遥和战友们在原始森林里穿行,寻找突袭糯康犯罪集团营地的时机。风餐露宿,是他们的日常。为了避免引起糯康犯罪集团的注意,给邹路遥他们运送食物的车辆和人员能减则减。吃完携带的口粮后,邹路遥和战友们只能四处寻找野果、野菜充饥。

  一个多月过去了,在距离原始森林数百公里的昆明,石琛绷不住了。由于邹路遥执行的任务保密程度高,石琛对丈夫时不时从生活中消失,早已习以为常。在那之前,丈夫最长的一次“失联”是二十天。但这次,“失联”天数大大超过了以往。

  石琛每天像没事人一样去上班,但她根本没法安心工作。她把手机放到手边一秒之内就可以拿到的地方,出去就紧紧攥在手里,但是,她始终没有等来丈夫的消息。

  石琛想过找同事聊聊,但考虑到事情扩散,带来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她选择了放弃。

  石琛:每天晚上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他是不是还活着。想完这个问题,下一个想法是应该还活着,因为没有消息。没有消息应该是最好的消息。如果说出问题了,组织应该会通知我。

  记者:所以这个手机对你来说,既希望它响又不希望它响。

  石琛:我很怕他们部门的领导给我打电话。

  此时,挂念邹路遥的,不仅石琛一个人。回到家,石琛要面对老人的询问,“邹路遥去哪儿了?”石琛强掩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告诉父母,“他出差了,挺好的”。

  那段时间,只有把两岁的儿子哄睡之后,石琛才能袒露真实的自己。两个月的时候,她忍不住给丈夫打了个电话,结果是关机。丈夫究竟去了哪里?他是死是活?在漫长的黑夜,这些问题像黑洞一样吞噬着石琛。

  记者:你敢想另外一面吗?

  石琛:必须得想,其实有很多时候我甚至已经想过,我抬着他照片的场面,我该怎么办?我还能不能站起来?那段时间,我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觉,有时候可能是哭着睡着的。哭,睡着了,然后突然又醒过来,又开始想。还是那些问题,他怎么样了?还会不会活着?

  “一切安好,勿念”

  失联86天 6字短信让石琛放声痛哭

  石琛的担心随时有变成现实的可能。国际边境线环境复杂,多方势力犬牙交错,不可控因素较多,要深入糯康犯罪集团腹地捣毁其势力部署,危险重重。

  邹路遥:我们随时可能有接敌的危险,随时可能有对抗、枪战。我也会想,如果我出现意外,家里的妻子老人他们怎么办?我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警察、一个特警。

  时间过去近三个月,石琛的情绪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她到丈夫的单位楼下,想上去发泄一下,看看能否换来丈夫的消息。但是,她肩上的责任最终没有让她上楼。她说,“不管他活着还是出了问题,我都得把这个家撑下去,我们两个都是警察,我们肩上有责任,他有他的责任,我也有我的责任。”

  邹路遥失联的第87天,石琛收到了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六个字:“一切安好,勿念”。石琛知道,这肯定是丈夫邹路遥发来的。这一刻,她在卫生间里放声痛哭。

  记者:这个哭里面包含着多少?

  石琛:他还活着,这个就是最大的安慰,这个信息传递了我最想要的信息。

  为了不想让妻子继续担心,但又要避免妻子问到保密信息,邹路遥选择用发送信息的方式报平安。几天之后,邹路遥回到昆明。他打电话给石琛,让她接自己回家。见面的那一刻,石琛对邹路遥微微一笑,说“上车吧,回家”。

1 2 3 共3页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6年交付721列车...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为祖国献石油 生命...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独脚追梦者的赤子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皮划艇世界冠军参与台风救援!网友: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

    近日,台风“利奇马”给浙江沿海城市带来严重内涝。各方救援力量中,有人发现了皮划艇世界冠军许亚萍的身影,她和救援团队在临海驾驶着冲锋舟,抢救转移了三十余位受灾群众。

  • 对话两代体育人:摔跤场上,见证成长

    摔跤是奥林匹克运动最古老的项目之一,但女子摔跤在2004年才首次亮相奥运会赛场。那时,19岁的北京女孩王旭站上女子72公斤级半决赛的赛场,面对强大的对手,年轻的王旭毫不畏惧,最终在决赛中收获金牌。这也是中国摔跤历史上的首枚奥运会金牌。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肯尼亚华商卓武:在非洲拥抱中国机遇

    从初出象牙塔奔赴肯尼亚工作的年轻人,到如今深耕中非国际贸易的企业家,卓武已经和非洲结缘20多年了。体验过成功和失败,经历过摸索和尝试,卓武将自己的创业故事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

  • 缪敏:不服输的“拼命三娘”

    “在我们村,女娃儿一般上学上到能干活就不上了,我们家是当时村里唯一的例外。”1974年,缪敏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与别家不同的是,她家三兄妹都读到了毕业。经过3年师范学习,缪敏成了一名教师,回到村小任教。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