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被困”书房的冯骥才,有所思-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疫中“被困”书房的冯骥才,有所思

2020-04-10 14:18:45

  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这些日子,冯骥才被困在“真实地面对世界和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的书房中,不断创作。采访那天,他笑称“掉进了时光隧道,竟不觉忘记了时间”。

  这么多年过去,那些消逝的人、消逝的文化都被他一一封存在最新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叁)》中。市井风情、音容笑貌,再回味仍在周遭。

  肚子里这样的人物太多,就顺着笔墨自然而然进入笔底

  草地:为什么续写《俗世奇人》?

  冯骥才: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读者、出版社都希望我再继续写。《俗世奇人》的前两卷读者很多,内容也被选入国内外的教材中,如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就一直在用《俗世奇人》俄译本。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肚子里这样的人物太多了,而且这一套文本和语言我已经驾轻就熟,所以写起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与其他作家还有些不一样,我在天津生活了70多年,在这里出生、工作,中间换了七八种工作,搬了10次家,所以社会的方方面面,市井风情、百姓的性格、地方的文化特点,以及地方的风俗历史都太熟悉了。百姓的音容笑貌、脾气秉性都在我心里,所以写起来很快乐,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岁数大了,下去考察、调研一年减少到两三次,虽然对文化遗产、古村落还是不放心,但像原来一样出差很长时间、各地跑,体力已经跟不上了,所以在书房的时间多了,写作时间也就多起来了。写起来很快,基本上两个月就写出来了。

  草地:新的18个人物与过去的人物相比,有什么变与不变?

  冯骥才:基本没有变。《俗世奇人》就是一篇盯住一个主要人物,然后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以及他的营生都与别人不同,每个故事和人物,身上的绝活都是特殊的,每个故事里的深意也都不同,但写法都是用一种语言。《俗世奇人》有我专门为它定制的笔墨,写《俗世奇人》时这样的笔墨就自然而然进入我的笔底了。

  草地: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冯骥才:这套笔墨是自然的,也是我有意识的。天津的地方语言我很熟悉,但这种语言是口头语言,不是书本语言。。

  我的语言有一点不同,就是要有天津特点。我的人物要有天津的集体性格,天津人性格热情、豪爽、幽默,喜欢调侃,甚至戏谑;天津人比较重义气,但是又逞强好胜、好面子;另外天津人还有朴实的一面。我要把这些性格写到小说的人物中,关键就是我的叙述语言要有天津特点。

  草地:选入《俗世奇人》的人物有标准吗?

  冯骥才:(笑)不是入选的人物,是什么好玩,我觉得非写不可,就写出来了。人物得有几个特别好的细节,有特别打动我的东西,是特别的,别的地方没有见过的,而且能够表现出独特的精神来,有一定的深刻性。

  比如说《黑头》里的那条狗。天津狗的故事我知道得非常多,但我只写了这条狗,就是有一个特别的细节觉得非常好。这个狗的故事,我听别人讲过,特别打动我,连天津的狗都有好面子的性格,不能给人找麻烦,也讲义气,有这样一个细节,这个小说就出来了。

  草地:“小人物”为什么反而打动您?

  冯骥才:我喜欢写普通人,这和天津文化有关系。北京是精英文化城市,上海是商业文化城市,天津不一样,是市井文化城市。天津人喜欢身边的能人,老百姓愿意讲身边的能人,也佩服身边的能人,他们是天津人生活中的榜样。这些人有能耐,靠本事吃饭,有很多天津人崇拜的性格。比如马三立,就是草根里出来的人物,很接地气。我写这样的小说,也是因为我在天津生活久了,受这种文化的影响。

  草地:以后的作品中会不会有俗世中的新人?现代人?

  冯骥才:天津是一个华洋杂处的城市,有以解放路、五大道为核心的租界地区,还有以老城里、估衣街和天后宫为中心的老城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文化是不一样的。

  老城是天津本土文化,租界是外来的文化在天津扎下根来。以前小说写得比较多的是老城文化,《俗世奇人》《神鞭》,包括后来写的《单筒望远镜》,大概写了几百万字,当然《单筒望远镜》已有一部分是涉及租界了。

  目前我的创作力还很旺盛,艺术和文字的感觉还好,思维也够敏锐,还没有衰老的感觉,所以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写租界的故事,主要是1860年之后的天津,写当代生活。这一部分的天津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可是我知道,毕竟我是在五大道出生、在租界里长大的,所以我想把以后的精力放在这。但不会用《俗世奇人》的方式写,那样的语言只适合写那样的故事。

  草地:这些年,天津人骨子里的劲儿有变化吗?

  冯骥才:我觉得没有,文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如果在一个地方产生了地域的性格,那是很难改变的。你可以把房子给拆了,但是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天津人对市井生活、曲艺杂技很有兴趣,要生活得有滋有味。

  一个地方最深刻的、最不可改变的还是人的性格,性格是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一个地方独特的人文传统,比如俄罗斯是战斗的民族,意大利是激情的民族。

  书房是作家的秘密,一切都是随着性子积累下来的

  草地:您还出版了《书房一世界》,也说“对于作家,唯有在书房里才能真实地面对世界和赤裸裸地面对自己”,所以在书房中最真实的自己,到底在追寻什么?

  冯骥才:我是写完《俗世奇人》之后觉得写作状态特别好,于是就想写一些随笔,因为小说的思维和随笔完全不一样,随笔是写生活中有的东西,小说是写生活中没有的东西,好多人物是作家创作出来的。两个写法不一样、意义不一样。

  我坐在书房里想,写什么,不如就写写书房吧。一个作家最重要的就是他的书房,作家的生活方式与别人不一样,一辈子都是在书房中工作,书房就是纯精神的世界,书房中没有锅碗瓢盆,有作家的历史、个性、爱好、精神、记忆,在书房中可以挖出大量的东西。我就在屋子里坐着,那几天就有点“神经质”了,看什么东西都会触动一下,比如姥姥的小花瓶就会让我想起很多相关的事情,包括内在的历史、社会变迁、文化、审美等等,各种想法,于是一口气就写下来了。

  我觉得书房就是自己精神的空间,也是创作的空间,书房不是给别人看的,是自己的,是随性的,没有任何布置的成分,却有一个人的性情。像天津的老作家孙犁先生,写了《白洋淀纪事》,他的文字就干净透亮,人也很沉静。他的桌上只有一样东西,一个白瓷盆里,放了十几颗不同颜色、图案的雨花石,然后放上特别干净的清水,他说每天都要把石头洗一遍,换一遍清水。他喜欢一尘不染,他的文字也一尘不染,没有一点世俗气。所以我觉得书房是一个作家的秘密,《书房一世界》就是作家把自己的秘密给读者看了。

  草地:关于这本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

  冯骥才:写完后我看到书房里有一本冰心送我的书,当时我还年轻,有时会去北京看看冰心。有一次到她家,看到老太太穿着一件特别漂亮的缎子上衣,我说您怎么今天穿得这么好,结果老太太说那天是她的生日。

  她说:“我生日你来了,我送你一个东西,别人给我印了一张小卡片。”那个卡片正面是金色的“寿”字,反面是冰心的一句话:“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卡片上还有编号。她给了我一张,我拿过来一看是77,当时我才40多岁。我说:“老太太您都90多了,看来我将来要活到77岁。”结果她说,你胡说,然后拿起笔在两个7下面画了两个半圆改成了99。

  这些小的细节,就是老太太对人的善良,和她的机智、睿智。后来我就后悔,最后一篇应该把这个故事写进去。

  草地:您对现代人的阅读前景乐观吗?

  冯骥才:我很乐观,现代人是幸福的。有的人说现在碎片化的东西太多,但是碎片的阅读就是现在阅读的特点。我们过去没有那么多的信息,现在我们的世界太丰富了,这些信息必须靠碎片告诉你,不可能马上把它们逻辑化、整理起来,接收起来就是大量的碎片,我每天接收的也是。

  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要把碎片变成主流,还是要读一些费点劲儿的东西。有的书你觉得不错,看下去了就认真地看,一边看还要一边思考。读书是两件事,一是感受,二是思考。读书最重要的是你主观的那一部分,而不仅是“读”而已,用眼睛看,也要用心去感受,用大脑去思考。

  草地:对于当下的读者,您有什么阅读建议?

  冯骥才:我觉得一年得读二三十本好书,经典如果看得不多还要补一些课。阅读期主要还是在年轻时候,我当时是按照系统看的,如俄罗斯文学,我就先从普希金开始看,然后一本一本按照文学史看,把所有作品捋一遍。年轻时的学习一定要有系统,要整体地、有条理地学习,这是骨干性的东西,四大名著得看吧,《聊斋》得看吧,唐诗宋词也得会背几百首。

1 2 共2页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直击疫情一线的英雄身影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林书豪:随时准备上赛场

    CBA这个休赛期实在太漫长了!对于林书豪来说,这是他的第一个CBA赛季,也是最特别的一个赛季。无论身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处于隔离,林书豪一边坚持着训练,一边关注着疫情发展。虽然今年CBA何时恢复还未有定论,但林书豪做好了随时上场比赛的准备。

  • 《清平乐》湖南卫视开播 曹曦文塑造全新教习形象

    7日,由侯鸿亮制片,张开宙执导,朱朱编剧,王凯、江疏影主演,曹曦文特别出演的古代传奇剧《清平乐》在湖南卫视播出。《清平乐》改编自米兰lady的小说《孤城闭》,以北宋为背景,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海口龙哥哥爱心社:群众有需要,我会一直在

    最近几日,郑兴杰又忙着策划一起新的公益活动,创建“爱心集市”和“青创中心”,以帮助更多农民和市民,一方面让供求双方见面得双赢,另一方面帮助更多青年学会电商带货的方法。

  • 袁海波:助复工,让乡亲们顺利返岗

    “从2月20日到3月6日,我们已经组织7批共计730多名曲靖老乡顺利返岗复工。”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源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海波一直没有闲下来过。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