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减震抗风利器 千吨水箱助广州塔抵御“山竹”(图)-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谭平:减震抗风利器 千吨水箱助广州塔抵御“山竹”(图)

2018-09-25 13:26:28

  逼出来的方案

  这些年来,减震系统也遭遇了好几次大台风的正面“宣战”,这次的“山竹”是风力最大的一次,不过,谭平却没有2012年“韦森特”来访时那么紧张,当时塔顶风速达到35米/秒,这次的塔顶风速超过了40米/秒。

  前几天“山竹”到来,谭平说:“大家都在感叹,减震系统都运行八年时间了。”

  “从2006年开始到确定减震方案, 花了1年多时间,各关键子系统模型的性能测试试验,在实验室里又花了近两年时间;在广州塔顶的原型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与调试,又花了两年时间。”谭平说,直到2010年,整套减震系统才正式启用。

  谭平感叹,子系统测试时,全部人挤在狭窄的空间里工作,特别是炎炎夏季,塔顶上也没有空调设备,常常在里面一待就是一整天。

  不过,这些在谭平看来也“算不得什么”。2008年,整体方案的计算已经完成,但“设计每一个子系统,精确到每一个零部件”让他非常头疼。“我们确定采用世界首创的主被动复合质量调谐控制技术后,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子系统,包括调谐所需质量如何利用现有消防水箱达到?怎么把水箱支承起来又不能偏离中心?怎样让系统运行时的摩擦最小?采用何种驱动装置来实现国内首例主动控制。”谭平形容走的每一步都“揪心”。

  比如他们最初设计的两个正交的阻尼器,在水箱下部的有限空间运行时极有可能会“打架”。“好在还有一丝可能性”,后来,他们把整套系统的每一寸空间都进行了优化,把空间“挤到极致”。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丁点空间的腾挪往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调整,这个工作量就极大了。

  他拍着办公桌说:“好多个晚上就在这里,觉得做不下去了。”不过,心里还是想着:绝不能放弃。“好在不是一个人,大家一起想点子,把它坚持做下来了。”谭平说,“有好的想法要去真正实现并不容易。最后出来这样一个方案,完全是逼出来的。”

  广州塔减震系统介绍:

  根据广州塔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两级主被动复合调谐控制技术,减震控制效果约40%以上,为国内首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塔顶对称设置了两套混合调谐控制系统。每套控制系统由被动调谐子系统与主动调谐子系统组合而成,采用该塔中固有的消防水箱(每个消防水箱,含水箱与水总重量约650吨)调谐质量。

  风再大塔都吹不倒

  广州日报:广州塔的减震系统还会不断更新吗?

  谭平:我们会不断地更新。因为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越快。其实,我们已经更新过一次了。

  在过去,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做成就行了,现在则会更多考虑到它的安全可靠。譬如装了这么多传感器,万一有一个传感器失灵,我们就会把这个传感器的信息屏蔽掉,不会因为错误信息而误导控制系统。

  再过两年我们设计的系统就十年了,到了这个十年的阶段我们会为系统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广州日报:假设有比“山竹”更猛的台风,会不会担忧广州塔的抗风能力?

  谭平:没有什么担忧的。首先广州塔本身没有安全性的问题,风再大塔都是吹不倒的。

  其次,系统现在的这个潜力才用了不到一半。整套系统都有±1.2米的位移,这次“山竹”台风系统的位移才40厘米左右,即便到了80厘米,系统进入第二级工作状态,系统的阻尼会增大,减震效果稍有下降,但整套系统的安全裕度还很大。

  “山竹”已经是个足够猛烈的台风了,要比“山竹”大一倍的风力才能达到我们第一级优化的极限,我觉得我们(的系统)是绝对安全的(笑)。

  广州日报:为什么当时下定决心回国?

  谭平:我的家人都想不通。他们觉得国外好一些。我跟家人说我到哪里工作都饿不死,在美国也能过得很好,但是人不仅仅是谋生的问题,还是要做点事情。在国外可能只能做研究,但是回国后可以学以致用。

  广州日报:回国之后就一直待在这里做工程防震研究吗?

  谭平:是的,我从2000年参加工作之后就一直待在这里。你看到的是破破烂烂的实验室,我倒是觉得这里是扎实做学问的地方。当时回国也有些学校邀请我,但我还是回到了广州大学。一方面我的导师在这里,另一方面是广州大学在这一块领域做得非常好。

  广州日报:现在国际交流有没有共同合作的空间和方向?

  谭平:广州市给我们投了3.6亿元在大学城建立新的实验室。建好后的实验室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和更多同行交流和合作。

  现在提倡“一带一路”,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交流,看看别人怎么做的。我们马上要去访问意大利减震方面世界知名企业,我们中国也有一些相当规模的企业。希望借助这种平台能把国外的先进产品引进来,同时把国内好的产品带出去。(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安娜 罗嘉妮)

1 2 共2页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二十五·“口岸金花”讲述...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张继科:生命就是拼搏

    6月10日,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日本公开赛男单决赛中,张继科再次与此前在中国公开赛战胜自己的日本选手张本智和狭路相逢。整场比赛,对手嘶吼不断,刚刚恢复训练一个月的张继科沉着应对,双方比分持续胶着至关键的决胜局。

  • 只为自由故,奥斯瓦尔多放弃足球去搞摇滚音乐

    前意大利国脚奥斯瓦尔多过着一种任性的生活。为了更多自由,他放弃了足球生涯而去从事摇滚乐。他不愿过得太辛苦,“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回家会做150个俯卧撑,我却喜欢去烤肉。”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石:生逢伟大时代 勇攀更多高峰

    1984年创办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王石,就是这些企业家中的代表之一,他的经历不仅映射出40来中国企业家走过的历程,更反映出众多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踏着时代步伐走向成熟。

  • 爱红妆 更恋稻香——吉林两位返乡女大学生的“稻梦空间”

    4年前穿梭在上海写字楼里、操着流利英语“谈笑有鸿儒”的蔡雪没想到,27岁的自己会在家乡吉林省舒兰市的田埂旁察看水稻长势、计算收购价格,盘算着如何把最好的大米卖到远方。她的“领地”,是耕种着187公顷优质水稻的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