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捐款近40年,神秘人物“李记”走了-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匿名捐款近40年,神秘人物“李记”走了

2019-04-10 09:15:41

  许海东赶紧喊来大哥许海鑫和三弟许海石。许海鑫回忆到,包裹的纸已经泛黄,看到这些汇款单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知道父亲许惠春就是那个匿名捐款的“李记”。

  之后,他们又在其他几只箱子中找到了散落的汇款单。三人一遍遍翻看这些汇款单。“我们兄弟三个都哭了,真不敢相信,父亲就是‘李记’,他从来没有提过此事。”许海鑫说。

  “我们家订过报纸,我们还在一起探讨过谁是‘李记’,父亲掩饰得真好,根本没有任何异常。”许海鑫他们当时推测,“李记”应该是收入高、家庭条件好的那一类人,他怎么也想不到父亲许惠春就是“李记”。

  “在已经找到的28张汇款单中,最早的是1981年的一张汇款单,汇款单已经发黄,金额为20元。”许海鑫对记者说,他和家人整理这些汇款单,发现在过去30多年里,父亲许惠春几乎年年捐款,青海玉树地震捐款3000元,甘肃舟曲县中国红十字会捐款3000元,中国红十字总会捐款5000元……能找到的汇款单数额加起来,总额近6万元。这些捐款有一个共同点:每次都用虚拟地址,署名全是“李记”。

  “父亲还有一只箱子,压在遗像下面当供桌,现在不能动。等49天后再打开,不知道里面可还有汇款单。”许海石哽咽着说。

  最后一次捐款

  2016年7月18日,许惠春向安庆市民政局捐款5000元,当时他已80多岁。这是老人最后一次捐款,也是让许海鑫最难过的一次。

  “当时父亲脑梗出院不久。我去探望父亲,发现他没有在家休息。”许海鑫说,他四处寻找,小区保安告诉他:“你父亲一点一点挪着向银行那边去了。”许海鑫在离父亲居住地不远的一家银行外找到了他。

  “正常人走这段距离只需要10分钟。那会儿父亲年龄大了,加上刚出院,走路只能是挪步。我当时以为父亲走丢了……”说到这里,许海鑫又一次哽咽。

  即便这样,老人从银行出来仍旧没有提及汇款的事情。许海鑫把父亲搀回家,发现老人心情不错。

  “现在想起来,父亲应该是寄出了最后一笔捐款。那以后,他就几乎不能下楼了。”许海鑫捶着自己的脑袋。

  “怪不得那段时间,父亲老是念叨‘我要是能下楼就好了’,我还以为他是待在楼上发闷呢。”许海石眼圈又一次红了。

  一生勤俭的“李记”

  安庆石化大湖生活区,一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楼,许惠春老两口就生活在一套只有60平方米的房子里。水泥地坪,光秃秃地放着几件油漆斑驳的家具。“这些家具都是1973年父亲在湖北当工程兵时,自己打的。”许海鑫告诉记者,老人退休前,是安庆石化公司建安公司的8级木匠,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

  许惠春的老伴章美芳呆呆地坐在小房间里,10年前,因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章美芳一直这样呆坐着,什么都不记得了。

  “就是从那个时候,我们给父母请了保姆。前面请了6个,人家一看家徒四壁,干了一天就走了,人家说没见过这么穷的,还不如郊区的农民家。”许海石说,保姆来了之后,他们家才添置了三件家电:洗衣机、电视机和微波炉。

  在三个儿子的记忆中,父亲许惠春一辈子省吃俭用。“人家都是去买露水菜,新鲜,父亲总是买别人不要的‘落脚菜’,就图个便宜”,有时连吃剩下的菜汤都不舍得倒掉,还留着泡米饭吃。穿的衣服一年到头都是工厂发的工装,“房子拿到手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许海鑫说,他们几次要给父亲装修一下房子,老人都不同意。

  许海鑫说,老爷子不舍得买肉,经常去菜市场买猪皮回来煨黄豆吃。偶尔买一回猪蹄,吃剩下的骨头舍不得扔,又放到锅里煨汤。“每年体检,都是营养不良加贫血。”后来,三个儿子轮流买来鸡蛋和牛奶,强迫老人吃。

  许惠春的祖籍是上海,14岁时只身一人出门做学徒,1953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到兰州玉门油矿工作,后转战安徽化三建。1973年参军在湖北当工程兵并立了三等功,1976年,许惠春来到安庆石化扎下了根,直到1992年退休。

  在儿子们心中,父亲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却大方得很,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总是伸手去帮。有一次,许惠春见小区里一名流浪汉可怜,就把自己的新棉袄送给人家穿。2017年,许惠春因腰椎手术住院。隔壁床一个病友腿脚不好,他看着心疼,让小儿子许海石给病友买副拐杖。“人家不是买不起,只不过是不想买,父亲非逼着我去买,不买就生气。”许海石告诉记者。

  “父亲是个威严的人,固执,话不多。”许海石回忆说,父亲多次教育他们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懂得感恩,要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们以前误解了父亲,也抱怨过他,现在知道了,我们错怪了父亲。”

  许惠春走了,“李记”找到了。

  “李记”留下了无法估价的善款,许惠春却只留给儿子们一穷二白,甚至他的安葬费,都是三个儿子凑起来的。“父亲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儿子们说,他们要把每一张汇款单珍藏好,“这是父亲唯一留下的遗物,也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传承父亲的品质”。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片)

1 2 共2页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林丹,老兵不老

    4月7日,一个漂亮的前场扑杀,来自中国羽毛球队的林丹,终于拿下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这一刻,他并没有激情庆祝,而是转身走向后场,蹲下,用手捏住鼻梁,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 杨兴勇:拿起锄头是农民 放下锄头是演员

    点点星光下,48岁的农民杨兴勇再次站到了舞台中央,用自己嘹亮的嗓音为观众奉上一曲民歌《川江号子》。在重庆武隆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武隆》的舞台上,杨兴勇已经演出了2000余场,让上千万观众感受到《川江号子》中纤夫们在悬崖绝壁间为战胜险滩恶水的艰辛和不屈。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Google+之父”维克·冈多特拉:积极打造社交网络平台

    4月2日,谷歌关闭Google+(社交网络平台),这个曾经有3亿月活的平台彻底退出其用户的生活。说起Google+的诞生,就不得不提起“Google+之父”维克·冈多特拉。

  • 曲道奎: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

    他摘下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中国最大机器人“王国”的掌舵者。他是科学家,是企业家,更是追梦人。他坚信,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他笃定,以祖国的名义拼搏,星空中有更璀璨的未来。他,就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曲道奎。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