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揭晓-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2018巴渝工匠年度人物”揭晓

2019-01-09 07:31:00

  王兵:能用叉车开啤酒瓶盖的蓝领精英

  人物档案:王兵,男,汉族,1982年2月生,重庆涪陵区人,初中,群众,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职工。

  王兵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一名普通的叉车工成长为一名设备保全员。他精通掌握所有叉车设备技能及维修规程,熟悉公司所有物流设备的调试和维修,并带出多名业务技能熟练的叉车工,带领团队参加竞技比赛取得公司内外各项奖励20余项。他更是通过设备技术改造、为公司节约成本近百万元/年。作为公司的老员工,王兵能够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扎根基层,为公司的生产和物流输送保驾护航;能够以勤奋的学习态度不断自我提升,在广大员工中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技术攻关氛围,是新时代工人的代表。

  送货、拣货、搬货,好像是每位叉车司机习以为常的工作,但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的叉车司机王兵,不仅将一件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他还大胆创新改造设备,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每年为公司节约近百万元。成为行业响当当的蓝领精英。

  生性腼腆的王兵言语不多,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也很淡然:“开叉车跟开汽车一样,只要多练多学多想,熟能生巧嘛!”他说,刚开始接触叉车时,自己工作能力也不强,操作也不熟练,但是他这个人肯学,每天工作完后,别人都去休息了,他还留在车上反复练习升降、起步、停车各个动作,每个操作过程他都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最难熬的是重庆的夏季,40多摄氏度的高温,叉车驾驶室又没有空调,汗水打湿全身衣服是常有的事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王兵的车技有了很大进步,甚至赶超了周围的很多同行。2015年起,王兵连续4年获得重庆格力公司“质量月活动”升降叉车技能赛冠军。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带领团队参加全国叉车职业技能比赛,并取得20多项荣誉。

  获得如此多殊荣,王兵的叉车技术到底有多厉害?采访现场,王兵演示了用叉车开啤酒瓶盖的绝活儿。只见他将啤酒瓶固定在平台上,发动叉车,眯着眼睛瞄准啤酒瓶,扳动叉车上的操作柄,调整叉齿高度精确定位在啤酒瓶盖下端,向上一抬叉齿,瓶盖儿一下就开了。

  即使已经将开叉车的技术发挥到极致,但王兵也没有满足。他不断学习、充实,让自己从操作工人向技术工人转型。“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叉车绝大部分的设备维修技术,还熟悉了其他物流设备的调试和维修,现在我还在对叉车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争取为公司节约经济成本。”王兵举例说,通过他改造后的叉车耐磨轴套,使用寿命比原先延长了一半,光这一项技术每年能为公司节约90万元的成本。

  像这样的设备技术改造还有很多,王兵也因此获得了公司金牌员工、年度先进个人、九龙坡区“最美九龙工匠”等称号。

  “工匠精神是体现在各行各业的,不分高低贵贱。我们‘蓝领’也需要传承工匠精神。今后,无论是新员工上岗培训,还是叉车技术培训,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让技术工人快速成长起来。”王兵说。

  陶建飞:用创新引领建桥技术革命

  人物档案:陶建飞,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重庆丰都人,大学本科,群众,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职工,高级工程师,试验高级技师。2017年荣获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

  陶建飞自参加工作以来主持科研项目4项,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1次;获得重庆市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次;获得中交二航局科技进步奖4项;获武汉市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篇;参编建材标准2本;参编专著2本。全程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等8座特大桥梁的建设,参与了京沪高铁等4条高铁的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首席技师”“中国交建优秀高技能人才”“重庆市交委质监站试验专家库成员”“重庆市质监局注册评审员”,入选中交集团国资委试验工技能竞赛裁判员和教练员团队。

  “除了在飞机上,就是在施工现场和实验室了。”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质量检测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陶建飞经常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从事试验检测工作20多年来,他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参加过港珠澳大桥等8座特大桥梁、京沪高铁等4条高铁的建设,获奖无数,但他却说自己就是一个检测施工用料、控制道路质量的工人。

  他常年奔波于工地一线实验室,解决混凝土技术难题40余次,成功解决某梁场混凝土表面“爆灰”、某箱梁回弹强度偏低等一系列难题、成功解决钢纤维泵送100~150米高扬程难题,在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前期筹备工作中,克服了BS标准、GS标准、QSPSC认证等标准不同带来的巨大困难,圆满完成各项试验相关任务,得到法国宝嘉团队的高度赞誉。

  自2011年有飞行记录以来,陶建飞已飞行了756个小时,平均每3天飞一次,因为在全国各地,甚至一些援外的项目施工都需要他严格把关。“道路质量问题不能出一点差错。”陶建飞说,几年前,渝万铁路某段在修建时,整个路面出现大范围“爆灰”,承载铁轨的地方就像脸上长满了“青春痘”。大家都没见过的问题出现了,陶建飞到现场后,仔仔细细把所有施工用料都过了一遍。检查了一次没问题,再来第二次,还是没问题。陶建飞决定换个角度,他开始从装用料的容器等这些不起眼的物件着手。在实验室反复操作、反复实验,他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装矿粉的容器之前装过生石灰,从而引起石灰石“过烧”。

  这件事对陶建飞触动很大,他深知,材料,是建筑质量的基础。大型桥梁设计寿命高达100年,混凝土的耐久性至关重要。为此,他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陶氏水泥”,为企业争得了巨大信誉。

  陶建飞告诉笔者,由于近年来水泥含碱量及混凝土含碱外加剂的应用,使得混凝土含碱量剧增,由此引发“过烧”——混凝土碱集料反应。为保证质量,业主要求使用低碱水泥。低碱水泥耐久性高,可外观质量难以保证。另外,大桥施工不采用泵送水泥的方式是不可想象的。而水泥的坍落度损失——俗称“干”得太快,导致水泥“流”不到模具的位置,质量难以保证。

  当时,国内还没有现成的低碱水泥外加剂配方。陶建飞做了300多组实验,均告失败。那时,用他的话说,都快绝望了。一次偶然的网上查询,发现德国某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添加剂——聚羧酸,他马上通过上海的一家境外公司进口。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成功了。

  在江苏润扬特大桥,首次使用“陶氏水泥”浇注的22万立方米混凝土结构物,件件光洁平整,色泽均匀,棱角分明,线形流畅,尺寸准确,且没有发生最常见的泌水现象,被国务院八部委检查组评价为“所见最好”。世界桥梁协会主席伊藤学由衷地赞美说:“这是我看到过的最漂亮的混凝土。”

  陶建飞的努力也为他带来了很多成就,“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交建优秀高技能人才”……陶建飞获得的奖项、称号数不胜数,他说自己记不得,但是聊起哪座桥梁的混凝土质量怎么样、那条路的施工环节有什么问题,他总是津津乐道。

  “那些(奖)没用,做好每一项实验,把好施工质量关,大家出门走着顺畅那才是我们的本职。”陶建飞这样说。

  肖祥洪:成功恢复失传已久的安陶釉色

  人物档案:肖祥洪,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重庆荣昌人,初中,群众,罗莎陶艺工作室工艺设计师,2012年12月,被评为荣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陶代表传承人;2013年5月,在社保局、总工会举办的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陶瓷手工成型优秀奖;同年10月荣获“荣昌县工艺美术师”称号;2014年5月,在社保局、总工会举办的专业技能比赛中,荣获手工成型二等奖,并获得荣昌县技术能手称号;2015年12月,荣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该同志担任重庆市荣昌区陶瓷学会理事,为荣昌陶瓷作了很多贡献。其创新开发了工艺陶瓷新釉种,填补了重庆陶瓷界空白,成功恢复失传已久的荣昌安陶特有釉色——朱砂釉、金砂釉和西绿釉,为传承荣昌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800年历史的荣昌安陶素有“泥精”之称,细者小巧典雅,粗者雄浑大气,享有“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馨”的崇高评价,它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荣昌安陶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世界各国政要,并大量出口至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

  地地道道的荣昌人肖祥洪出生于陶器世家,其祖祖辈辈以制作陶器为生,从事陶器制作已达200年之久。父亲肖慈金是荣昌陶器老艺人,曾被四川省轻工厅评为“四川省十大老艺人”。从小受陶艺熏陶,肖祥洪对陶器制作情有独钟,8岁时就在拉胚机前打转,跟着家人学做陶器。

  “我从小与陶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之所以选择做陶,一方面是为了传承祖辈的陶艺技法,更主要还是自己喜欢,是自己的爱好。”能继承祖辈的衣钵,发扬荣昌陶艺,肖祥洪打心底的那种自豪感不言而喻。

  1983年,肖祥洪顶替父亲进入荣昌陶器厂技术科,从事新产品试制工作。由于厂里提供的发展空间大,加之技术厂长朱洪林、技术科长刘大华、师傅张俊德这些高级别高水平的大师们的悉心指导,使肖祥洪获得长足进步,可以得心应手独立完成各种产品的制作。其作品:灯笼直筒瓶、金砂釉非洲少女、朱砂绿釉梅瓶、泡菜坛、蛋形绞泥壶、少女的童年、金蟾吐币等获得业界广泛赞誉。

  1993年,老安陶厂因多种因素悄然没落,最终破产。荣昌陶的矿釉有上千种,但在老安陶厂倒闭以后,很多独有的釉色跟着失传了。“如果我不努力调试想办法恢复失传已久的荣昌特色釉色,那么这些传统的釉色,很可能会永远消失。”肖祥洪告诉笔者,在2005年到2015年间,经过10年锲而不舍地努力,他成功恢复了荣昌安陶的特有釉色——朱砂釉、金砂釉和西绿釉。而每一种釉色的恢复,都要经过成千上万次实验,每一种矿石原料的加入,都需要精确到毫克。“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人,我能恢复这些釉色,不仅是一种幸运,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他说。

  肖祥洪告诉笔者,以朱砂釉为例,现已达到樱桃红的境界,其中铁和铅的结晶能够均匀地附着在坯体上,展现出如成熟樱桃般鲜艳的朱红色。而金砂釉一直是荣昌陶独有的釉色,在其亮釉下呈现出的点点金色颗粒,阳光直射下耀眼夺目,尤为难得。

  在2014年的一次交流会上,他创作的《螺纹钧釉花瓶》被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岛田文雄看中并带走,至今都还收藏在东京大学博物馆。不仅如此,他创作的陶器还曾被天津、南京博物馆等收藏,其作品及论文还被载入2015年全国《陶瓷画刊年度人物》专刊。

  如今,肖祥洪担任重庆市荣昌区陶瓷学会理事,在荣昌陶创作实践基地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室。在手工成型上他有自己独特精湛的技艺,创新开发了工艺陶瓷新釉种,填补了重庆陶瓷界空白,成功恢复失传已久的荣昌陶特有釉色,为传承荣昌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也因此先后荣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陶代表传承人、荣昌工艺美术师称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在工艺陶这一领域中,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发展平台。”肖祥洪时常自我激励,要始终胸怀“匠人之心”,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为发扬荣昌陶精神,弘扬荣昌陶文化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杨玲:匠心独运,剪出精彩人生

  人物档案:杨玲,女,汉族,1967年出生,重庆渝北人,群众,大专,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馆非遗展厅管理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九龙坡区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作品被国内外知名人士和多家博物馆收藏,作品曾多次在国家、市级赛事中荣获奖项。

  杨玲创作之余,还致力于剪纸文化的推广。现每周有5天进不同的学校或社区上剪纸课,暑假还多次应邀去重庆师大,培训来自重庆各地美术老师的剪纸技艺。同时,连续9年应邀参加九龙坡区新年艺术节非遗文化展示,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剪纸作品除了材质用各类纸张(卡纸、宣纸、报纸、广告纸等)创作展现外,作品图案还被一些学校、单位、个体用于钢塑、陶瓷、服饰、扇面、磁铁、书签、钥匙扣等,拓展了销售渠道,创造经济效益。

  作为有上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龙坡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杨玲自幼酷爱绘画,跟随祖母和父亲初学剪纸、雕刻,并在九龙坡区文化馆美术专业老师指导下,将传统剪纸技艺精髓进一步吸收发展。

  一张纸、一把剪刀,经过她灵巧翻折、剪切,一幅细腻婉约,唯美抽象的剪纸图画精彩呈现眼前。杨玲在剪纸中融入工笔国画、套色木刻及装饰画元素后独具灵气。

  “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受到祖母的耳濡目染。”杨玲说,她与剪纸的情缘,要追溯到她5岁时。在杨玲的记忆中,祖母天生一双巧手。“附近的大妈大婶经常到我家向祖母讨要剪纸图案做鞋垫绣花样板,但凡遇到别人婚丧嫁娶需要用剪纸等工艺品,也总会来找祖母帮忙制作。”不知不觉,杨玲对剪纸产生了兴趣,也向祖母要来一把小剪刀,捡起边角料,有模有样跟着学了起来。

  职高毕业后,杨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图书馆做打字员。虽然与剪纸不沾边,却天天可以看到各种美术专业的书籍。也是在这里,她找到了进入工艺品厂的机会。

  来到工艺品厂,杨玲主要负责美术设计,同时也会参与到三峡石、扎染和麦秆画等工艺品制作中。“这些和剪纸似乎无关,但其制作过程却为我打下了更扎实的剪纸基础。”她说,“搞艺术要勇于创新,才能不断获得新的灵感。”

  1987年至1990年,在四川美术学院进修国画的一段经历为杨玲的剪纸创作带来了启迪。“国画的构图,国画的点、线、面及韵味为何不可融入剪纸作品呢?”于是,她尝试用国画的创作思维和手法,成功完成了一幅长逾一米、极尽繁复的孔雀图——《紫气凝居》。

  2014年,获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杨玲走进了九龙坡区文化馆,免费开设培训班教授剪纸。现在,培训班一年比一年火爆。看到一大批男女老少学员在自己的教授下,对剪纸兴趣越来越浓,甚至还能参赛获奖,杨玲倍感欣慰。她认为这是传统剪纸技艺传承下去的希望。

  经过多年的耕耘,她现拥有“杨玲剪纸”注册商标和“杨玲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还荣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九龙坡区突出贡献专家”“重庆市九龙坡区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优秀民间工艺家”等称号。作品被国内外知名人士和多家博物馆收藏,作品曾多次在国家、市级赛事中荣获奖项。

  杨玲创作之余,还致力于剪纸文化的推广。现在每周有5天进不同的学校或社区上剪纸课,暑假还多次应邀去重庆师大,培训来自重庆各地美术老师的剪纸技艺。同时,连续9年应邀参加九龙坡区新年艺术节非遗文化展示,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剪纸作品除了材质用各类纸张(卡纸、宣纸、报纸、广告纸等)创作展现外,作品图案还被一些学校、单位、个体用于钢塑、陶瓷、服饰、扇面、磁铁、书签、钥匙扣等,拓展了销售渠道,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2 3 4 5 共5页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五十九·一代代职工用《三...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专访:“和中国一起做才能做好”——访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拜腾总裁...

    方向盘前的48英寸超大共享全屏、驾驶员触控屏和中央触控屏、全新环抱式中控台设计、人脸识别、智能语音助手、人车交互体验、自动驾驶……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9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拜腾智能电动汽车M-Byte车型的亮相,吸引了数百名媒体记者和参展商的关注。

  • 智能化生产 全球化发展

    作为全球视听科技产品及应用平台的领军企业,利亚德集团业务布局覆盖智能显示、景观亮化、文旅新业态及虚拟现实四大领域。目前,集团旗下有23家国内控股企业、8家国外企业、2000余家经销伙伴、9大生产基地及7大国际营销中心。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