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会玩、懂生活 人艺“老爷子”朱旭走了-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爱玩、会玩、懂生活 人艺“老爷子”朱旭走了

2018-09-16 09:56:39

  小纸条

  小纸条同春饼一样,几乎成了老爷子的标志。《甲子园》是其舞台谢幕演出,虽然戏份同以往自己演过的主角相比少了许多,但依然少不了小纸条的陪伴。每演完一场戏,朱旭都会掏出来温习下一场。他扮演的“半仙儿”一出场,那股熟悉并亲切的味道便扑面而来——这是一个神神叨叨没有什么文学含量的人物,但朱旭特别会找人物的光彩,靠他的沉稳、他的节奏和他的幽默,让这个人物焕发出只属于朱旭的光彩。当大家在舞台上洋溢着“演艺生涯谢幕”状态的时候,朱旭还在老老实实地塑造角色。在舞台上他不拿老艺术家的范儿,他不使劲,他轻拿轻给,但是你绝对不会忘记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

  《哗变》里的魁格舰长,《芭巴拉少校》里的军火商安德谢夫,前者自大、狂傲、胆小,还有点神经质,但是没有人讨厌这个被人夺了权的舰长,后者则相信军火商可以拯救世界和人们的灵魂。回首朱旭扮演的角色,你会记着他的沉着和风度,他的台词有一种魔力,让人陶醉在一种节奏中,跟着他一起焦虑和释然,跟着他一起沉醉或者疯狂,更多的还有会心的微笑。会心,是演员与观众建立起的一种最舒适最恰当的观演关系,每一次看朱旭的表演你会特别体会什么是剧场里的会心。

  琴瑟和谐

  一动一静的朱旭与妻子宋雪如,生活中琴瑟和谐了一辈子,但在舞台上合作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舞台上仅联袂过一部《骆驼祥子》。金婚时,身为北京人艺编剧的宋雪如捧出一本《夕阳红中话朱旭》,为朱旭量体裁衣写了一部《理发馆》,却因老伴轻度脑中风而无奈错过……今年1月6日,朱旭戴着帽子、坐着轮椅出现在菊隐剧场,一本凝聚妻子宋雪如晚年心血的新书《老爷子朱旭》正式出版。

  北京京剧院的大青衣王蓉蓉,16岁时陪父亲到上海治病,在招待所里无意中跟着收音机里播放的《杜鹃山》学唱,被朱旭老伴的哥哥发现后推荐给了朱旭。与王蓉蓉素昧平生的朱旭为她请来京剧老师辅导,王蓉蓉后来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第一期本科班,两人可谓情同父女。昨日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王蓉蓉说,“雪如老师去世后骨灰一直没有下葬。但前段时间,朱旭老师突然说别下葬了,等我一起吧。两个人真是琴瑟和谐了一辈子。”(记者 郭佳 摄影/记者 王晓溪)

  ●各界追忆

  蓝天野:“朱旭,我……送你一程”

  昨天,看到蓝天野朋友圈的人无不动容,“朱旭,我陪你演了你第一次话剧,也跟你合演了你最后一次舞台剧,我……送你一程。”旁边配了一张今年1月他推着轮椅上的朱旭参加《老爷子朱旭》首发式的照片。

  “从1949年在华北大学第二文工团相识,到后来的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直至北京人艺,我们一直都在一起。他演的第一个戏就是和我一起,那是一个独幕剧,我演一个老工人,他演我的徒弟。虽然那时他还是一个没演过戏的高中生,但从第一次登台,他的表演方法就是对的,没有虚假的观念,不矫揉造作,特别灵、有悟性。后来他拍影视也是一样,非常自如,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的松弛和天生的幽默感,无论影视、舞台都非常精彩。1952年北京人艺成立,建院后,我们全院人员分成四个大组下厂下乡,当时我和朱旭还被分到琉璃河水泥厂的同一个车间。”

  2011年,蓝天野和朱旭同被时任人艺院长的张和平请回剧院在食堂吃了顿饭,希望他们能回剧院参与演出《家》,而那出戏也促成了人艺舞台上罕见的四世同堂的机缘。“2012年恰逢剧院甲子院庆,张和平院长邀请我出任院庆大戏《甲子园》的艺术总监。院庆期间刚好有个活动,我、朱琳、郑榕、吕中包括朱旭都去了,那次大家即兴演了一些节目,朱旭念了一段《哗变》中的台词。后来我们就一同参加了《甲子园》的演出,这也成了他在舞台上的最后一个戏。所以说他的第一个戏和最后一个戏我们都在一起。”

  年长朱旭三岁,蓝天野对于朱旭的离世几次哽咽,“夫人宋雪如的离世对他伤害很大。我记得那时家人拖了好几天才告诉他。去年我去医院看过他,今年也去家里看过他。但是今年再见到他时,感觉他的状态已经不太好。他直到走之前都头脑很清楚,对于自己的状况也很明白、很坦然。我们这代人没有几个了,不想多说了……”

  杨立新(北京人艺演员):老爷子就没砸过戏

  8月下旬去加拿大演出前,杨立新专门前往医院探望朱旭,“老爷子虽然很弱,但那天精神却很好。提起刁光覃、童超、董行佶、英若诚,他左手挑起大拇指。”在杨立新眼中,朱旭就没有砸过戏,无论多小的角色。“他在《茶馆》里演过卖耳挖勺的老头,后来我也演过那个角色;他还演过两场秦二爷,看过的人不多,我就看过,是真好。”

  吴刚(北京人艺演员):演戏得有点干货

  一周前,刚从国外回来的吴刚和妻子岳秀清赶往医院探望过朱旭。昨天早晨得知朱旭老爷子去世的消息后,吴刚更新了微博:“那天在医院,我跟老爷子说,您的一句话我一直记得,‘演戏得有点干货。’您的笑容、您的诙谐、您对艺术的执著、您对晚辈的呵护、您对生活的热爱……都记住了。剧院每每演出开幕的钟声,我知道,是在向您致敬!”

  朱旭生平点滴

  1930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

  1949年5月,进入华北大学学习戏剧,在华大第二文工团从灯光师到演员,开启戏剧人生;

  1952年6月,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1984年,54岁的朱旭初涉影坛,在获第五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的《红衣少女》中扮演女主人公的父亲;

  1995年,在吴天明执导的《变脸》中成功地扮演了老艺人变脸王形象,夺得东京电影节影帝桂冠;

  2012年,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82岁的朱旭在《甲子园》中扮演姚半仙,这是他最后一个话剧角色;

  2018年5月,朱旭坐轮椅在上海领“中国话剧杰出贡献奖”,这是其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1 2 共2页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王砚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二十一·教师讲述培养民族...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倔姑娘”董英妹:用成绩回应质疑

    “女子甲组跳远冠军、100米栏冠军(破纪录),七项全能目前比完的两项都是第一名……”9月14日,17岁的唐山女选手董英妹成为本届省运会青少年组田径赛场关注的焦点。

  • 白岩松董卿李梓萌撒贝宁 盘点央视名嘴读书那些事儿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央视主播台前的侃侃而谈,离不开多年的阅读与积累。央视总编室微信公众号“CCTV看点”日前刊发文章,带我们走近镜头外的央视主持人,看看他们对读书都有哪些感悟。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胜地:目标进入500强

    谈起创业初衷,王胜地回忆说,2014年他在美国完成学业准备回国时,国内的亲朋好友纷纷要求他代购美国奶粉和纸尿裤,这让他很震惊。当他提着大包小包的奶粉和纸尿裤在机场排队托运时,更让他备受羞辱。

  • 王国鑫:把崖壁变成“聚宝盆”

    9月初的江西鹰潭龙虎山景区李家村,秋色怡人,远眺附生在崖壁上的一排排铁皮石斛,黄灿灿的花儿犹如满天星,给寂静的山谷平添了无限生机。8日清晨,村民李发旺早早攀上崖壁,采摘铁皮石斛。“5年前我与王师傅合作,在崖壁上种了10多亩铁皮石斛,现在每年都收入10万多元。”李发旺说,以前寸草不生的崖壁石,如今成了他致富的“聚宝盆”。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