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图片新闻

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天津的故事

2020-11-02 07:52:5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工作人员帮助受助老人用餐。

  为最边缘人群“兜底”,这钱该花

  媒体反应如此热烈,似乎超出了人们的意料,也引发各方讨论与思考。

  “一个城市的成熟看它的开放包容,一个城市的温度则体现在兜底保障体系的完善。”曾长期担任天津市救助站站长的王英梅,深切体会到这一点。

  面对“一次给这么多乞讨人员落户,是否会对这类人员造成误导、增加地方财政压力”等舆论关切的问题,王英梅和同事们算了一笔账:天津市每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约7000人次,多为临时遇困、走失和被遗弃的,绝大多数人经救助后及时返回家中,剩下大概有600人次左右,因为智力障碍、精神疾病、残疾人等原因无法表述身份信息。

  对于这600余人,天津市民政部门启动5+1寻亲模式,借助民政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救助寻亲网、新媒体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传统报刊等多元化立体寻亲,并报请公安部门进行DNA比对、人脸识别比对。

  近三年来,天津市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找家率在98%以上,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事实上,一方面,随着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阶段,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科技手段的进步,公民电子信息采集不断完善。合力之下,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减少。

  “这193名长期滞留人员,是天津28年来积累下来的总数,按照我们目前的找家率,今后每年滞留人员应该仅为个位数。”据王英梅介绍,有一位82岁的老人,经过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仅用一个半小时就找到了家人。从2017年至今,已经有219人通过这种解难系数高的方式找到了家人。

  长期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的关信平,也肯定了天津市的做法:“为困难群众提供保障,政府肯定要投入一定的财政资源,但这是该花的钱。政府为极少数有特殊困难的人在当地落户,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兜底保障,不会给地方财政和市民生活带来影响。”

  田志国认为,出台兜底保障政策体现城市温度,在新一轮人口普查即将开始之际,将这些流离于城市、乡村人口统计口径之外的的边缘人员,融入到天津城市发展中来,是需要决心和勇气的。

  “公民身份属于政治赋权。尽管他们可能基于智力方面的问题,意识不到落户的意义,我们作为正常人有义务和责任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这既是城市的态度,也是城市的温度,更反映出人民至上的理念和国家进步的现实。”一位长期参与救助工作的工作人员总结道。

  这次落户人员中年纪最大的李占山,今年已经94岁了。3年前刚被送到救助站时,他还可以说出来自己的年龄和姓名。在外流浪多年,他已想不起自己的家在哪里。随后体检发现异常的精神举动,初步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症。

  目前,李占山老人正在天津定点医院治疗。公安机关按照他的名字进行人口信息检索,却未找到相符的信息,其他信息比对亦未成功,相关线索也都一个一个被否定了。

1 2 3 4 共4页

编辑:尹文卓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