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天津的故事-图片新闻-中工网

人物

图片新闻

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天津的故事

2020-11-02 07:52:5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无家可归的“无名氏”变身享有社保的新市民

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天津的故事

  日前,“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天津”的消息登上热搜,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有人担忧此举会诱导人们钻政策空子,更多人则盛赞这座城区常住人口逾千万的超大城市,如此善待这个特殊困难群体的态度和温度。

  而这些既不知道家住哪里、也没有确切姓名的“幸运者”,却并未表现出喜形于色的感受。他们往往缺乏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领,连正常的沟通和表达都存在障碍,以至于记者想从中寻找一个采访对象都格外困难。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天津市不忘关照这些只有一串救助编号的“无名氏”,将他们从社会“最边缘、最困难、最脆弱的特殊群体”——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者,变为纳入相应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的新市民,摆脱生存困境。

  2020年11月1日零时,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193位天津新市民,将在普查公报上,第一次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

受助少女在沙盘游戏室内接受工作人员(右)心理辅导。  本组照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不光没有名字,连年龄都是通过测量骨龄估算出来的”

  9岁的祝酉晴在这次落户人员中年纪最小,也是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姓名。

  为了让这193名流浪乞讨人员能顺利落户,天津市各级救助站为其中的“无名氏”取名:来自滨海新区救助站的姓“党”、宁河区救助站的就姓“宁”,而更多来自天津市救助站的滞留受助人员,则和祝酉晴一道都成了“祝家人”。

  天津市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科科长田志国告诉记者,以祝酉晴这个名字为例,他们“每一个字都花了心思”——“祝”姓与救助的“助”同音,又有祝福之意;“酉”字代表她受助的年份,“晴”字则源于首位接待她的工作人员的名字。由此,她和这座接纳自己的城市、关心牵挂自己的人,产生了某种温暖的联系。

  “维护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起码要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名字。”多年专门负责管理救助站里未成年儿童的田志国,更是深有感触。

  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祝酉晴被派出所送来那天,是2017年11月22日。当时,有市民报案称在金街劝业场附近,发现一个流浪的小女孩。

  “她穿得脏兮兮的,不会说话,只是‘嗯嗯啊啊’地叫,一见到生人就往后躲。”田志国眼前的祝酉晴又瘦又小,身体虚弱,很快就被送去定点医院接受营养补充治疗。经医生鉴定,她被诊断为智力障碍。

  “这孩子不光没有名字,连年龄都是通过测量骨龄估算出来的,她身上没有任何寻亲找家的线索。公安机关帮她进行了人脸识别比对,也在打拐网站上进行过比对,没有查找到任何信息。”田志国回忆说。

  三年来,他们眼看着祝酉晴长高了、胖了,不再像过往那样胆怯了。有时遇到熟悉的老师和护理人员,她会主动往人怀里扎,还能含含糊糊地叫出一声“妈妈”。拍照片时,她会皱起鼻子对镜头笑,上扬的嘴角在脸上漾出一个大括号。

  一切都在往前走,唯有寻亲之路毫无进展。他们在各类媒体上推送祝酉晴的信息,让她和其他受助的未成年人一起,接受由社工团队和志愿者提供的特殊教育和心理课程,指望她能慢慢追忆起一些有效信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可祝酉晴仍说不出完整的词句,儿时的记忆更加模糊了。无家可归的她,成了滞留在救助站里最年幼的受助者。

  这些落户天津的流浪乞讨人员,虽然人生经历不同、各有各的不幸,但大多像祝酉晴一样身心并不健全,有的人患有智力障碍、阿尔兹海默症、精神疾病,有的人则身体残疾,无法给出自己姓甚名谁、家住何方等有效信息。

  不论是DNA比对、人脸识别比对,还是一次次信息发布,都未能帮助他们找到家人。在救助站滞留时间最长的边尔武,已经28年寻亲未果了。

  “由于没有身份,这些寻亲无果、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成为游离在以户籍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黑户’。”天津市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处处长王英梅说。

1 2 3 4 共4页

编辑:尹文卓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