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于蓝 天无私覆 地无私载 日月无私照-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忆于蓝 天无私覆 地无私载 日月无私照

2020-07-01 11:25: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6月27日晚9时零7分,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去世,享年99岁。当夜,田壮壮导演在朋友圈写道:妈妈走了,现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独立,赤裸,清明且处于当下,你以前从未经历过,现在经历的一切,这即是佛。

  于蓝在电影《烈火中永生》扮演的江姐形象深入人心,曾被评为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后又担任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本刊特邀著名导演黄健中和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明撰写追忆文章,缅怀他们心中永远的于蓝老师。

  很难再遇到于蓝这样的长者了

  黄健中(导演)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读初中时第一次看到于蓝主演的电影《翠岗红旗》。那时,我没有演员的概念,以为电影里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看完电影,语文老师组织讨论。老师把于蓝那个人物经历的各种磨难,归结到“坚韧不拔”四个字。所以,于蓝在我少年时期的印象就是“坚韧不拔”的形象。后来认识于蓝,又有幸和于蓝在一起工作,从少年到现在六十多年过去了,这种印象不但没有淡薄,反而历久弥新。

  一九六〇年,我是北影电影学校艺术班的学生。第一次见到于蓝是她主演的电影《革命家庭》正在后期制作,我们一群学生到录音棚给这部电影的群众场面配音,在录音棚幽暗的走廊上我们和于蓝擦肩而过,有同学悄声说:于蓝!我急忙回身看去,只见到她的一个背影……

  一九六四年,我已经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场记。那年,张水华导演正在拍摄电影《烈火中永生》。此前,我读过《红岩》小说,很想知道于蓝怎么塑造江姐和赵丹如何塑造许云峰。因为我不是《烈火中永生》剧组的成员,进到摄影棚只能距离很远看着,听不见他们的台词,更听不见他们的讨论。印象深的是拍摄之余,赵丹永远充满活力,谈笑风生,而于蓝就像个听众静静地听着,几乎看不见她在说笑。但是,只要一开拍,情景就完全不同了。于蓝和赵丹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入角色。这时候才能看到于蓝的活力。即令相距那么远,我眼前看到的是江姐而不是于蓝。观看现场拍摄,比看印在胶片上的电影更真实、更生动、更让人身临其境。电影刚刚完成在北影放映室播放时,我偷偷挤进去看了,观影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一百多分钟的放映过程我忘记了小说,紧紧被银幕上的人物、故事牵动着,完完全全沉浸其中,热血涌动,心潮澎湃,热泪把我带回少年看电影的感觉。那一天我魂牵梦绕的全部是《烈火中永生》的故事。第二天,我找了剧组场记钮立三借阅了张水华导演的分镜头剧本。

  于蓝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形象深入人心

2017年11月,于蓝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开幕式上致辞

  春天,五七干校种完稻子之后,开始拆除老旧颓败的房屋,准备盖新校舍,长期扎根。那时,我在四连食堂当管理员和炊事员。一天,我们正在做饭,突然轰的一声,有人惊恐地喊着:于蓝!于蓝从房顶上摔下来了!我跑出厨房一看,食堂南边的房屋倒塌了。砖瓦房梁把于蓝压在下边,大家正七手八脚扛起房梁抬出于蓝。于蓝受伤了!我看到于蓝浑身都是泥灰,脸上青紫肿起,她昏迷着。干校唯一的一辆卡车开来停在一边,厂医也到了。我爬上卡车,当大家把于蓝抬上车后,我双手捧着她的头,她的头肿得吓人,脸和眼睛也肿着。卡车开往大兴县医院的路上她一直处于昏迷中,大夫在她身边守护着,不时地号着脉。我的双手感觉她软软肿胀的头有些热度,我很害怕她冰冷下来,害怕她这样死去,心里一直祈祷着。平日里她那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一幕幕在我脑海里闪现着……面对如此重伤的她,对她的敬畏之心徒然多了一份厚重。

  我以《礼记·孔子闲居》中“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追忆于蓝,正是这种厚重的感悟。

  一九八二年,我第一次独立导演根据作家刘心武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如意》。小说出版后,评论界有很大的争议,最为激烈的批评直指小说“存在倾向性问题”“模糊阶级界限”“写了一部焦大爱上林妹妹的故事”。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也非常执迷,非常投入把电影拍出来了。本以为会获得好评和赞誉,没有想到北影党委审片时争论非常激烈。于蓝看完影片非常生气,她第一个发言批评这部影片,她认为这部电影讲的是“旧社会不如意,新社会也不如意”。审片的结果七票通过,六票反对,交给电影局审查。会后,于蓝把我拉到一边,非常犀利地批评我。她指着我鼻子说:小黄啊,小黄,你从创作思想到创作立场都有严重的问题。当时我并不服气,年少气盛。但我不得不说,正因为有于蓝这样一些老同志严苛的批评与鞭策,使我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后来,于蓝调到儿童电影制片厂担任厂长,我们很少见面。一九八六年我拍摄电影《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也许她看到了这部影片,一次她见到我,说:小黄你太超前了,你的电影连我都看不懂。电影还是要拍给大众看,不能太自我了。今天很难再遇到于蓝这样的长者了,如此的爱护,如此的严厉,如此的坦荡。

  一九九三年,我和于蓝同为大陆电影代表团成员赴台湾参加金马奖活动,她是代表团的秘书长。抵达台湾后,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主持人介绍于蓝时,既不介绍她的名字也不介绍她的身份,开口即说:下面这位,大家知道她就是田壮壮导演的妈妈。

  一九九三年之前田壮壮导演的《猎场札撒》和《盗马贼》在西方电影界以及香港、台湾享有极高的声誉。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代表了中国新电影的崛起。

1 2 3 共3页

编辑:尹文卓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李玉刚《昭君出塞》惊艳众人 李治廷摇滚唱古诗被赞“太震撼”

    演绎过不少古典人物的李玉刚,再次登上《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以一首《昭君出塞》重现两千多年前的传奇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整首作品融合舞台剧《昭君出塞》经典唱段和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在李玉刚一人分饰两角的演绎下更加直抵人心。廖昌永表示这样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既融入了戏曲唱腔,也借鉴了西洋美声,这种创新特别值得借鉴。

  • 泳坛功勋教练徐国义因病去世

    北京时间7月19日凌晨,奥运冠军叶诗文、世界冠军徐嘉余的恩师,中国游泳队功勋教练徐国义因病去世,享年50岁。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天上不会掉馍,好日子靠拼搏”

    “小伙有股‘虎’劲!回乡创业搞养殖,短短几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渠子镇芦堡村的村民说起“牛倌”焦虎成都交口称赞。

  • 盛智文:我长着一张西方人面孔,里面是一颗中国心

    兰桂坊集团主席盛智文的办公室位于港岛中环,窗外是繁华闹市,室内陈列着现代陶艺、琉璃等艺术品,以及各种名人字画,琳琅满目。他每天就在这个中西合璧的空间里运筹帷幄。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