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基巡航导弹总设计师刘永才:廿年铸“剑” 科技报国-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中国陆基巡航导弹总设计师刘永才:廿年铸“剑” 科技报国

2019-01-10 16:47:44

  卧薪尝胆终如愿

  2001年1月13日,是一个让刘永才难忘的日子。为了那次靶场试验,刘永才准备了整整十年。但让他难过的是,气动力试验弹发射出去不久就坠毁爆炸了。“远处突然发出雷鸣般的一声巨响,空中升起了黑色的烟云。我们都知道,发射失败了。”作为型号总师的刘永才更是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有人甚至说要把我革职。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我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合眼,飞弹落下去的那一瞬间反复在我眼前出现。”

  刘永才告诉记者:“当时风言风语很多。我们低着头,弯着腰,夹着尾巴做人,谁也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人,因为这是国家的事情。”发射失败后的两年内,刘永才一直在寻找发射失败的原因。

  经过两年的调试,刘永才找到了试飞失败的原因。2003年春天,“非典”来袭,但导弹研发的步伐却没有停下来。“当时做户外试验时大家都戴着口罩,没有一个人害怕危险,本想把这事往后推一推,反而很多人主动请缨前来,这让我很感动。”

  2003年,靶场试验再次进行。8时准时发射,导弹拖着一股橘红色的火焰,呼啸着飞入云霄。随着遥测跟踪数据正常,巡航导弹飞行一切正常,两个小时后,指挥大厅里传来了激动的声音:“发射成功!”

  返回驻地,大家放起了烟花庆祝。尽管刘永才很多年前就已经因为胃部被切除了2/3而滴酒不沾,但那天的庆功宴上,他还是举起了酒杯。“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这是我们团队奋斗了整整十年的结果。”望着多年来与自己一起埋头苦干的战友,刘永才的嘴唇颤抖,激动的泪水在厚厚的镜片后面打转。“咱们这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那一刻,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往事像放映机一样开始在他眼前浮现。刘永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为了验证导弹在低温状态下的性能,他带着团队专门“找罪受”:在北方某城市冬季气温最低零下40摄氏度的时候,他们30多人徒手把重达十余吨的试验飞机推回机库。几个小时下来,大家的棉衣都湿透了,浑身像被水洗了一样。

  2003年这次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导弹武器发展史上的多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巡航导弹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试射成功后的两年时间里,刘永才又带领团队相继完成了巡航导弹的定型以及装备,使我国一举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和装备巡航导弹的国家。2008年,陆基巡航导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但刘永才一再向记者强调,荣誉不是属于他个人的,因为飞航导弹的研发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每个环节上的科研人员都肩负着自己的责任,每一个型号研制成功背后都有一批“无名英雄”,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拼了命也要干,吃点苦算什么?”刘永才说。

  77岁的“老顽童”

  200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身披迷彩衣的中国第一代陆基巡航导弹第一次亮相,威武雄壮地经过天安门广场。2013年1月18日,巡航导弹突防技术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首批创新团队奖。

  陆基巡航导弹的研发也带动了三院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在成功研制出陆基巡航导弹之后,三院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在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整体建设上实现了大幅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大型号研制模式,成为孕育中国巡航导弹的摇篮。

  虽然刘永才已经77岁了,但对于新生事物,他却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热情。只要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他都会加入进来,看看有什么新鲜之处。他会用智能手机的软件制作课件,每次给学生上课或者到外地做汇报、演讲的PPT课件,都是他自己制作的,还插入了很多生动活泼的视频素材,每次都大受欢迎。

  而无论到哪儿出差,刘永才最爱逛的就是电子市场。同事们开玩笑说他的心理年龄只有20多岁。年轻时,刘永才还曾是一位运动健将,乒乓球、游泳、滑冰、足球、排球,他样样涉猎;成家后,家里的家用电器都是他自己动手修理。

  刘永才还是个摄影发烧友,他使用过的相机已从胶片机、卡片机升级到单反相机,一有功夫就会给家人拍照片。老伴在使用手机时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也都是问他。他还把家里的电视改成了可以联网播放高清大片的“家庭影院”,老伴对他的这门“手艺”赞不绝口。

  “虽然我今年70多岁了,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觉得自己身上还有很多能量没有发挥出来,并没有说已经动不了或者思维缓慢了,因为我每天都在思考,让自己跟得上这个时代。”

  对于年轻人,刘永才总是格外大度。他把自己潜心钻研了几十年的工作成果都拿出来供年轻人研究。如今,刘永才已培养出近20名博士、硕士生。当年他身边那些没有经验的年轻人,现在已经都能独当一面,成为各个型号的总师、副总师,成为我国飞航领域的中坚力量。“我还没到休息的时候,我还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刘永才语调坚定地说。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提供

1 2 共2页

来源:大洋网
编辑:蔺凯伊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五十九·一代代职工用《三...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蔡徐坤被授予中牙友好大使称号

    1月9日,蔡徐坤在牙买加大使馆被授予中牙友好大使暨中牙杰出青年领袖人物称号。此后,蔡徐坤将以更多触角促进中牙友好交流。蔡徐坤在做好音乐本职工作之外,一直以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公众传递正能量,成为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 高晓松北京办“晓岛”:源于梦想并非为了赚钱

    高晓松被网友公认是心中有“诗和远方”的文艺青年。昨天,由他发起并与朝阳大悦城共建运营的公共空间“晓岛”正式开业,免费向公众开放。前不久,他刚刚宣布在线节目《晓说》和《晓年鉴》将在今年结束,如今发力开设线下空间,仅凭情怀能够支持商业运营吗?高晓松回应道,他做事的初衷源于梦想。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步鑫生: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

    步鑫生,1934年1月出生于浙江海盐县一个裁缝世家。1981年,步鑫生出任海盐衬衫总厂厂长,他直面问题、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城市集体企业的生产力。

  • 柳传志:坚守“科技产业化”争创“百年老店”

    35年前,柳传志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的20万元人民币在简陋的传达室里踏上了人生的全新征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以来,柳传志高举“民族计算机”大旗,在“科技产业化”道路上不断探索,为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