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图片新闻

南仁东:梦圆“天眼” 魂归宇宙

2019-10-12 13:29:36

南仁东(中)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施工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在一起(2014年12月1日摄)。新华社发

  天上多了一颗“星”

  有人说,天文学是贵族科学,南仁东不以为然。在“中国天眼”预研究阶段,他经常带着学生坐绿皮火车往返于北京和贵州,单程要几十个小时。

  南仁东平时热爱绘画和建筑艺术。但魂牵梦萦的,是“中国天眼”。在贵州省平塘县天文小镇的南仁东先进事迹馆内,保存着他手绘的“天眼”馈源支撑塔图样和计算方程、英文说明。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几千年前,中国人最早提出了“宇宙”既是空间概念也是时间概念。

  在南仁东看来,“中国天眼”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建设阶段,他的德国朋友帮助完成了工程仿真,澳大利亚朋友帮助完成了19波束接收机……他心中的目标,就是为下一代科学家建一台好用的望远镜。

  天文学关于宇宙研究的每一点突破,都与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密不可分。

  南仁东相信,“中国天眼”有几率发现一些前所未见的天文现象,比如说一个脉冲星和一个黑洞结对,那么就可能产生突破性的理论。同时,他积极推进脉冲星自主导航研究,提出“中国天眼”脉冲星计时阵的应用目标。

  人们永远忘不了,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落成启用的那一天,一直带病工作的南仁东重返贵州大窝凼,见证“天眼”的“开眼”,指导“天眼”的调试……

  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永远闭上了眼睛。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1 2 3 共3页

来源:新华网
编辑:孙仕奇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