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樑:家政教育是门大学问-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齐国樑:家政教育是门大学问

2020-05-04 08:18:21 来源:光明日报

  复校

  从1937年到1946年的西迁办学期间,虽然女师家政系先后与多个院校合校,但齐国樑始终担任系主任,讲授《家政学概论》《家事经济学》等课程,光大和保存我国家政教育的薪火。

  1943年,西北师范学院褒奖齐国樑,“抗战后以来,随校迁徙,艰苦备尝,潜心研究,似此终日执教,老而弥笃,良足矜式”。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0月,河北着手战后复员工作。齐国樑从兰州辗转回到天津,以顽强的毅力和信心,不辞劳苦地奔波于陕、渝等地,积极筹备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复校工作。

  然而,早在抗战爆发初期,天津“学校中破坏最甚者,为南开大学、女中及小学……其次为省立女师学院,于轰炸之后,又驱使乱民入内行抢,所有残余书物,均被洗劫一空”。抗战期间,“河北沦陷后,各院校先后停办,各项设备被敌人破坏或移去,损失极为重大”。天津收复后,原校址又被国民党军队暂住,虽然多方呼吁,收回校园,但摆在齐国樑面前的是“断瓦颓垣,废墟荒草,徒空四壁的几座急待修葺的楼房”。复校可谓困难重重。

  在齐国樑多方奔波和呼吁下,1946年5月,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终于正式复校,为弥补校舍不足,“天津市政府将省府后花园一部,拨借该院作为体育场”。至1947年6月,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基本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设置教育、国文、体育、家政、音乐等五系,学生127人,已渐入正规”。

  同时,齐国樑大力呼吁实行教育双轨制,重视家政教育,要求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一方面她们仅可与男子同受教育,一方面她们有自己的教育系统。但是在这种理想的双轨制未成事实之前,唯一的接近的有效方法,就是女子学校的单独设立”。其中,在女师课程方面,齐国樑特别强调,“除应与男子共同修习的科目外,尚应为了她们天赋的特长,为了适合她们未来任务,特别增设家事课程”。在学院的管理上,齐国樑认真召开各种院务会议,商讨学院复校后的各项改革。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第十三学级学生恭送校长齐国樑(中)赴美留学合影,其中五排左一为许广平。

  智慧

  齐国樑从事教育事业长达30余年,以女子教育为己任,力主创办家政学科,为改革中国之家庭、树立社会健全之基础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也推动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他追求进步,主张男女平等,提倡教育救国,为中国女子教育、女子师范教育奉献自己的爱心和智慧。

  日本留学归来,年轻的齐国樑将满身理想和抱负,依托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这块土地,希望在此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在一次演讲会中,齐国樑受托作了题为《女子教育》的演说。

  后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将这篇演讲,经齐国樑修订,登载于1917年4月的第三期之上。齐国樑认为,办好女子教育的关键是男女平等,兴办女学尤其紧迫,要求政府和社会赶紧来兴办女学。他说:“女子教育者,与男子教育相殊之教育也,男女之身心必各殊,其天职亦异,故教育之宜于男子者未必宜于女子。同一知能往往在男子为切要,在女子为迂远必也。察其特性、审其天职,因物付物,然后可收改良之结果。”中国女子教育相对落后,而在文明先进的国家,男女教育是并重的,所以中国要向文明国家学习,“男女教育并重”,按女性特点办女子教育。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对女子教育问题存在偏见与谬误,《女孝经》《女诫》等都认为女子卑下,千百年来如出一辙,即男尊女卑。齐国樑则反驳,这种“由男子本位而定女子道德标准”的女子观是极其谬误的。传统旧文化中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女子无才便是德”“夫唱妇随”等腐朽落后思想束缚了女子解放,阻碍了女子权利的获得。而要解放她们,就需要兴办女子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女子素质,使她们获得与男子同样的权力。

  齐国樑指出,虽然新社会学校大兴,教育日广,但是女子教育与男子教育相比,远远落后,学校数量很少,亟宜兴办,只有大量兴办女学,培养女性人才,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国家才能前途无量。

  1938年,齐国樑的《实施家事教育与培养家事师资》一文刊登在《教育通讯周刊》上。他就家事教育与女子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家事教师等内容进行了剖析,“家庭改善为社会进步之基础,家事教育为普通女子教育之中心”。良好的家庭可以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这样就可以增加建国卫国的力量。女子天性就是适于家事的,但兴学以来,一般的女生初骛高远,鄙视日常家务,以为这样才是男女平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齐国樑认为,这种现象是违背女子教育宗旨的,他说:“舍其所长,用其所短,弃其所应为,而趋其所不当。以至女学日兴,家事愈益废弛,新智识愈普遍,家庭中食、衣、住、卫生、育儿等要务,愈被视为仆役之职责,而不值主妇之一顾。现象矛盾,因果相反,诚大违国家兴办女子教育之初旨。”

  而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女学课程,过于普泛。对于科学的家事知识,既无特殊之灌输,对于技术的家事劳作,亦少专门之训练。遂致入学女子,视家事为贱役、为俗务,而不屑为”。

1 2 3 4 共4页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胡汉三扮演者刘江去世 享年95岁

    5月1日早上4点左右,八一电影制片厂老艺术家刘江在睡梦中与世长辞,享年95岁。刘江曾出演《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突破乌江》、《谭嗣同》、《屠城血证》等,因演反派“胡汉三”广为人知。

  • 表演姿态的低调化与生活化,正成为中生代男演员的主动选择

    在2000年前后出道的黄晓明、郭京飞、罗晋们,自带着他们作为19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初期对于表演与明星制的认知也许更多来自于镜鉴香港电影的阶段。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穿梭不息90后创业身影,是新时代的“青年之光”

    随着复工复产“号子”吹响,曾经一度被按下“暂停键”的社会经济活动,正在逐渐恢复往日的热闹。经历了此次疫情,我们见证了线上经济的空前火热,见证了移动互联网对生活的加速改变,也见证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难的顽强斗志。

  • 疫情之下,中国北疆青年创业记:“危中有机,相信未来”

    “疫情并没有把我的餐饮业打垮。目前上座率很高,基本恢复得差不多了。”4月30日,尹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他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一名“80后”餐饮人,最近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他的第三家门店,预计5月中旬开门纳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