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阔深海里不断书写新的奇迹
——记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组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这是1965年5月,毛泽东在重上井冈山时写下的充满豪情词句。而如今,“九天揽月”、“五洋捉鳖”都在新一辈中国人的努力下成为了现实。

  神游海底,探索大洋中那埋藏万年的奥秘,是人类从原始时代就憧憬过的梦想。然而,人类想要挑战深海却并不容易。尤其是饱和潜水技术,是人类挑战深海世界的阶梯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2014年1月,这块里程碑上终于镌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他们就是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组的英雄们。

   313.5米,这是中国饱和潜水的最新纪录,也是几代深潜人历经32年努力能够抵达的最大深度。

中国救捞人的深海梦

青春在深海闪亮

在祖国的海底插上五星红旗

32年的深潜梦

向深海进军

向500米的深度迈进

叶似虬:敢于做梦艰难建起饱和潜水事业根基


  1982年,叶似虬从第二军医大学潜水医学系毕业,被送到法国进修学习。这让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当时已经掌握饱和潜水作业的法方技术人员。然而,巨大的技术差距深深的刺痛了他:法国的饱和潜水员可以24小时在水深几百米的深海作业,连续28天在保持高压环境的生活舱内里生活、休息,等工程做完再一次性减压出舱;而当时国内救捞行业只有常规空气潜水,潜水员在水下最长工作只能30分钟,最深只能潜到120米深,而减压时间长达7个小时。

  外国人能做得到,为什么我们不行?回国后,叶似虬一直没有忘记在法国了解到的一切。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饱和潜水员队伍是他长久的梦想。

  2005年,叶似虬从上海打捞局局长岗位上退休,这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潜下心来研究自己梦寐以求多年的饱和潜水技术。已经退休的他带领研发团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败的科研精神,编写出中国首部“饱和氦氧潜水作业程序”及“应急预案”。他亲自给潜水员上课,在交通部上海打捞局实验室、黄浦江畔滔滔江水中……他打造出了国内第一支潜水“特种队伍”。【详情】

郭杰:攻克难关 为饱和潜水作业打造“舞台”


  “只要能在公开资料中看到的饱和潜水技术,都没有太大的价值。”郭杰说,这项技术中的核心数据在各国都是严格保密的,比如下潜深度不同,氦气和氧气的混合比例会发生变化,“但精确比例是多少,别人绝对不会告诉你,只能靠自主研究摸索。”

  1983年,我国曾从法国进口了一套氦氧饱和深潜水设备,然而,核心技术的缺失却让这套昂贵的设备派不上用场,在库房一锁就是22年。2005年,时任上海打捞局科研所所长的郭杰集中了所有的技术人员决心修复这套设备,开启中国人走向深海的路。

  为了修复设备,郭杰带领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做实验,跑课题,搞公关。2006年9月,最终设备完成大修并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合格证书,上海打捞局有了“走向深海、施展舞台”的工具。2006年12月,作为项目副经理兼现场饱和潜水总监的郭杰,带领着他的饱和潜水队伍和取证后的200米饱和潜水设备,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挑战中国饱和潜水零的突破。最终,先后2批共12名潜水员克服了高压负重、空间狭小、体力消耗大、生活枯燥和心里压力,出潜28人次,高压环境暴露390小时,深海工作126小时,圆满完成了海管修复任务,而中国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开创了“零的突破”。【详情】

金峰:主动请缨 实现中国饱和潜水作业“零”的突破


  “一定要让我国的氦氧饱和潜水作业一举成功,把祖国的荣耀写在大海的深处”,在不可预测的危机、困难和各种考验面前,金锋挺身而出,主动请缨第一个下潜。面对未知的困难和危险,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我是党员,我是潜水队长,我先下。”100多米的深海,金锋和永林、徐震涛、张伟平、胡建、沈峰等5名潜水员组成了我国历史上攀登世界潜水巅峰的第一支队伍,开始了向深海领域的冲刺。

  他们一起克服了高压负重、空间狭小、体力消耗、生活枯燥、以及首次参加饱和潜水的巨大心理压力,战胜了海底环境、作业设备、精神压力等各种无处不在的困难和挑战,出潜28人次,在高压环境下生活390小时,在深海工作126小时,最深潜水记录达到103.5米,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实现了中国首次氦氧饱和潜水作业“零”的突破,形成了我国200米饱和潜水作业能力。

  7年后的“深潜号”上,金峰已经是饱和潜水总监。300米饱和深潜作业的那段时间里,他一直盯着监视器,心中紧张复杂的天气情况可能带来的不测,但又充满了自信。他坚信有这前两代打捞人的精简积累,有着成熟团队的精诚合作,队友们一定会完成任务,“等待300米深潜技术实践已经有两年,而潜水队员身后是一个成熟的团队,那是几十年的技术沉淀。” 【详情】

 

胡建:迈出中国300米深海饱和潜水第一步


  虽然年轻,但胡建无论在潜水经历和潜水技能上却毫不逊色。胡建是潜水队的副队长,是上海打捞局自行培养出的第一批具备饱和潜水资质的队员,积累了丰富的潜水作业经验,是我国潜水行业里“大哥级”人物,本次又担任领队和首次出潜任务。

 1月12日零点,总指挥郭杰一声令下,潜水监督指挥放钟,潜水钟与甲板居住舱成功分离,载着胡建、管猛、董猛3人组成的第一钟缓缓潜放入海。3名中国饱和潜水员以勇于担当、敢于实践的豪情,叩响了通往300米海底世界的大门。

  1月12日零时50分,潜水钟缓缓潜放到300米深海,中国人从未涉足的海底“龙宫世界”,迎来了步履铿锵的“中国龙”。

  12日1时40分,带着行走深海的梦想,穿戴完毕的胡建以大无畏的精神,从潜水钟毅然跨出了我国潜水历史上具有意义的伟大一步,清澈透明的深海见证了第一个触碰300米深海的中国潜水人,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来了中国人的身影。【详情】

 

决战南海让国旗飘扬在深海


  12日10点54分,背负着13亿中国人的殷殷期待,潜水员李洪健最后下潜,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深深的插入到了313.5米深海。

  “在祖国浩瀚的深海,终于圆了我的深海潜水梦”,飘扬的五星红旗让激动万分的李洪健感到了成为一名中国潜水人的自豪。

  此时此刻,控制室内响起了阵阵欢呼。潜水总监金锋情不自禁举起了矿泉水瓶与仍在水下300米潜钟中待命的谭辉和罗小明“举瓶祝贺”,共呼成功的喜悦。

  12日 12时46分,圆满完成任务的谭辉、罗小明、李洪健3人搭载潜水钟安全返回到甲板居住舱对接完毕。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至此,由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执行的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作业任务圆满完成,胡建、管猛、董猛、谭辉、罗小明和李洪健等6名饱和潜水员创造了我国新的饱和潜水作业记录,他们的名字将载入中国深潜水技术研发的史册!【详情】

龙宫归来 继续向500米深海进发


  1月25日9时10分,深圳赤湾码头,在最大31个大气压的环境生活了380小时的六名饱和潜水员,终于走出生活舱,来到“深潜号”的甲板上。

 对于深潜勇士们来说,他们熟悉的生活舱,更是他们征服海洋的主战场。尽管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连如厕、洗澡都要报告按指令操作,味觉变得迟钝,食物被挤压粘在牙上让人难受,呼吸更困难,动下手脚都很费劲,睡觉不能关灯,声音像鸭子叫……这些困难在深潜勇士们面前都不算什么困难,攀登世界潜水高峰才是他们的梦想。他们在潜水施工生涯中,都经历过类似、甚至更恶劣的环境。

  工作环境的艰苦,并没有改变平均年龄仅在28岁左右的六名年轻人的乐观心态。“下潜到300多米的海洋深处,周围一片漆黑,但我们带的灯把周围照得很亮。我从海底抓了一把泥沙,那一刻感觉特别好。最后一个出钟作业的李洪健,不但在海底插上一面五星红旗,还摸了一个海螺出来……”第五位出钟作业的罗小明,站在“深潜号”的甲板上,仍在回味着这次海底漫步的经历。

  此时,六位小伙子却丝毫没有为自己身体担忧。第一个触摸313.5米海底的潜水员董猛兴奋地说:“今后要继续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潜水技术,充满信心地向500米深度冲刺。”【详情】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