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在广阔深海里不断书写新的奇迹(图)
//www.workercn.cn2014-05-0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在广阔深海里不断书写新的奇迹
——记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组
中工网记者郑一强 通讯员单兴 施洪兵

  六名潜水员准备进舱。(前排左起为董猛、胡建、李洪健,后排左起为管猛、谭辉、罗小明)文汇报记者郭一江摄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这是1965年5月,毛泽东在重上井冈山时写下的充满豪情词句。而如今,“九天揽月”、“五洋捉鳖”都在新一辈中国人的努力下成为了现实。

  神游海底,探索大洋中那埋藏万年的奥秘,是人类从原始时代就憧憬过的梦想。然而,人类想要挑战深海却并不容易。尤其是饱和潜水技术,是人类挑战深海世界的阶梯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2014年1月,这块里程碑上终于镌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他们就是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组的英雄们。

  叶似虬:敢于做梦艰难建起饱和潜水事业根基

  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海洋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追逐的目标。深潜水是下五洋捉鳖、实施海洋开发的核心主题,而实现深潜水的关键技术就是饱和潜水。饱和潜水技术与航天技术齐名,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掌握这门技术。

  1982年,叶似虬从第二军医大学潜水医学系毕业,被送到法国进修学习。这让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当时已经掌握饱和潜水作业的法方技术人员。然而,巨大的技术差距深深的刺痛了他:法国的饱和潜水员可以24小时在水深几百米的深海作业,连续28天在保持高压环境的生活舱内里生活、休息,等工程做完再一次性减压出舱;而当时国内救捞行业只有常规空气潜水,潜水员在水下最长工作只能30分钟,最深只能潜到120米深,而减压时间长达7个小时。

  外国人能做得到,为什么我们不行?回国后,叶似虬一直没有忘记在法国了解到的一切。让中国人拥有自己的饱和潜水员队伍是他长久的梦想。然而,饱和潜水与常规潜水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生命保障系统,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需要功课,这让叶似虬有些灰心,“氦氧饱和潜水和人造卫星上天一样困难,我恐怕是看不到了。”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进行演习时失事在北冰洋巴伦支海,118名官兵葬身黑暗阴冷的海底。由于沉船位于146米深的海底,远超普通潜水作业60米深度的极限,并未掌握饱和潜水技术的俄罗斯无奈选择了向西方国家低头,雇佣他们的潜水员进行营救和打捞工作。为此,俄罗斯付出了1.3亿美元,比整个北方舰队的年度预算还要多。除此之外,核潜艇上军事和技术机密也都因为营救事故不得不暴露在聚光灯下,俄罗斯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事故,同样引起了中国救捞人的反思。当时的交通运输部领导当时问叶似虬:“如果这类事件发生在中国,咱们能救得下人,捞得起船么?”叶似虬的回答直截了当:“不能,因为我们没有饱和潜水技术。”

  难道中国只能受制于人?不,我们要自己想办法,掌握这项技术。2005年,叶似虬从上海打捞局局长岗位上退休,这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潜下心来研究自己梦寐以求多年的饱和潜水技术。已经退休的他带领研发团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败的科研精神,一方面广泛搜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充分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勇于探索,攻坚克难,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加紧实验,仔细对比每一组模拟潜水作业的数据结果,大量积累第一手资料。终于编写出中国首部“饱和氦氧潜水作业程序”及“应急预案”,作业程序细化到潜水员如何如厕、洗澡,每个程序必须由近十项规范动作才能完成。对舱内气压的控制更是慎之又慎,如果突然低压,潜水员无法适应,血管将顷刻爆裂。叶似虬还亲自给潜水员上课,在交通部上海打捞局实验室、黄浦江畔滔滔江水中……他打造出了国内第一支潜水“特种队伍”。

  “我做这些,不图钱不图名,就图心中这一口气”,面对别人的质疑,叶似虬总是这么说。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9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