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路人的春运:曾救下自杀者,幻听成职业病-聚焦-中工网

人物

聚焦

守路人的春运:曾救下自杀者,幻听成职业病

2019-01-24 13:56:47

  【社会37度】

  编者按:这里的文字没有浮华,没有空谈,没有“标题党”。信息轰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只希望安静记录身边的故事,关注冷暖人生,带你触摸社会的体温。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24日电 题:守路人的春运:曾救下自杀者,幻听成职业病

  记者:张尼

  清晨,北京的槐房路道口旁,值班室里的压道铃“嗡嗡”响起,道口工张连弟赶忙起身走到门外,站上接车亭,双眼望向铁轨尽头。

  伴随着一串长鸣声,列车从他面前驶过。每当这时,他都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留意铁轨附近情况以及栅栏外等候的行人、车辆,保障列车安全通过。

  这是张连弟职业生涯中的第39个春运,也是他在槐房路道口的第10个春运。在北京这个最后的站内道口上,他和另外十几个工友在简陋又寂寞的值班室里,坚守着最后的职责。

58岁的道口工张连弟正在在道口值守。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最“寂寞”的春运岗位

  位于北京丰台区的槐房路道口隶属于双桥站大红门站管理。

  这条宽7.7米的道口,是北京地区最后一条通行公交车且由车站管理的站内道口。

  道口两旁,有两间小小的值班室,分别负责保障上行和下行列车安全通过。每天会有两个班次的道口工轮流值班,24小时不间断。

  58岁的张连弟就是其中一员。

  1月21日,伴随2019年春运拉开大幕,张连弟和同事们又一次进入了春运时间。不过和其他铁路工作者相比,这个岗位要特殊得多。

  他们见不到提着大包小包匆忙赶路的旅客,终日相伴的只有办公桌上的两部电话、记录列车经过时刻的册子以及一个公用的烟灰缸。

  槐房路道口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十几个同事中,绝大部分都是烟民。常年面对枯燥的工作环境,只有点上一支烟,才能排解心中的寂寞。

  上岗前,张连弟的手机会统一交由车间保管。在岗位上的12小时里,道口工必须时刻留意周围的情况。工作时,看手机、读报纸、听收音机这样的行为都是严令禁止的。连吃饭、上厕所都要轮流去。

  这条线路每天都会固定开行107对列车,平均每6、7分钟就会有一辆列车驶过。

  值班时,张连弟往往回到值班室椅子还没坐稳,提示火车进入道口的压道铃又会“嗡嗡”响起。发车密集时段,干脆要一直在外面站一两个小时,无论严寒酷暑。

  工作久了很多道口工都会有“幻听”的职业病,回到家后耳边还是铃声。因为平时除了压道铃声和火车驶过的笛声,他们很难再听到其他声音了。

  

48岁的杨宝顺正在值班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4年一次的除夕团圆饭

  和所有铁路工作者一样,除夕夜的团圆饭对于道口工们来说也是个奢侈品。

  48岁的杨宝顺已经在道口工作了5年,这些年,他除夕夜很少能和家人在一起度过,基本都是上岗值班。

  按照现有的排班安排,每个职工平均四年才有一次回家过除夕的机会。如果不巧赶上班次调整,这个循环间隔就还要延长。

  “我可能不是一个好父亲。” 谈及过年的话题,不爱说话的杨宝顺脸上流露出无奈。

  如今杨宝顺的女儿已经20岁了,但因为一直在铁路系统工作,孩子小时候能和他相处的时间很有限。特别是干上道口工以来,工作节奏就变成了白班加晚班循环。

  

中午杨宝顺只能在值班室匆匆吃几口饭。

  因为长期熬夜值班,杨宝顺的生物钟早已颠倒了。

  “回到家里就想倒头大睡,很少有精力和家人聊天,更没有什么爱好,和普通人比,我的生活应该算挺枯燥的。” 杨宝顺说。

  春运开启后,杨宝顺和所有同事们又开启了“春运模式”。

  这段时间,他们在休班时手机也必须保持通畅。即便是不在岗,也要为突发情况或者恶劣天气做好准备,如果有需要,他要随叫随到。

  不过,今年杨宝顺很幸运,春节期间他没有排到除夕夜值班,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也没别的什么安排,就希望能在家踏实吃个年夜饭,好好陪陪家人。”杨宝顺说。

  道口边的警示牌中新网记者 张尼 摄

1 2 共2页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周星驰回应“炒冷饭”质疑:我炒过扬州炒饭

    22日,电影《新喜剧之王》在北京举办“演员的自我修养”发布会,导演周星驰携10位主演齐聚亮相,曝光电影拍摄的诸多细节。面对网络上“炒冷饭”的质疑,周星驰现场幽默回应:“我炒过扬州炒饭,但是没炒过冷饭”,王宝强亦谦虚地回应“卖傻”的质疑,坦言“会将质疑化为努力奋斗的动力”。

  • “中国女梅西”王霜的24岁:不负过去,不惧未来

    王霜的24岁值得所有同龄人羡慕,她虽然没有像这个年纪的李白一样,浪迹天涯,辞亲远游,但是在远离祖国的欧洲大陆,王霜正在打造属于自己的足球理想国。过去的一年,无疑是王霜的“高光之年”,她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大众和媒体的眼前,每一次都带着惊喜,散发着光芒。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沈徽:推动中国AI产业发展 商汤要做“发电厂”与“桥梁”

    近日,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副总裁、工程院院长沈徽在接受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商汤科技持续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性研发,同时打造“AI+产业”的生态战略布局。未来,为推动中国AI技术全面发展,助力中国新经济增长乃至全球产业发展,商汤科技愿扮演好“发电厂”和“桥梁”两大角色。

  • 李斌:新能源车消费升级 本土品牌迎风超车

    近年来,出行市场备受资本关注,一方面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汽车的概念被反复热炒;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一直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不少话题十足的本土品牌、明星企业风头正劲。“现在的消费者买车,不光是买一个交通工具。”蔚来创始人李斌,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云服务等新技术的发展,同时基于消费升级和圈层社交兴起的背景,能够“打造一种围绕汽车产品的生活方式”的企业更有机会崛起。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