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从满目疮痍到高楼林立,他让废旧矿区重现生机

2020-04-29 07:34:18 来源:科技日报

陈绍杰做力学实验受访者供图

  近处是林立的楼房,社区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居民乐在其中;远处是巍峨青山,漫山绿植郁郁葱葱……这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月的春日景象。

  早些年吃采煤“资源饭”,曾让章丘遗留了大量的破损山体和废弃矿坑。是陈绍杰带领科研团队让满目疮痍的矿区重现生机。

  二十余年,陈绍杰一直与矿山打交道。这位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炭青年科学技术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的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院长,笑称自己是“开采光明的挑山工”。

  “采矿场就是理论研究的战场”

  1998年,陈绍杰报考了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当时身边的人似乎都不太看好这个专业,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认为煤炭开采破坏了环境。”

  帮陈绍杰从煤矿开采的迷雾中走出来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在陈绍杰的印象中,宋院士特别喜欢跟学生交流,他讲课时面前有个小桌子,每每讲到激动的时候“挥斥方遒”,小桌子渐渐被推到了讲台的边缘。“我们很容易就被宋院士的情绪感染了,他说煤炭是流淌的乌金,我们开采的是光明,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直到现在,陈绍杰都保持着每年下井不少于三十次的习惯。

  “我们这个专业,必须奋战在一线,采矿场就是理论研究的战场。”陈绍杰认为,科研源于一线,一线检验成果。就是这种信念,驱动着陈绍杰和团队成员多次放弃休假,“泡”在煤海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科研成果。

  在山东能源集团岱庄煤矿,为了做好条带煤柱长期性能的监测,陈绍杰曾连续一个月每天中午11点下井安装仪器进行监测,凌晨3点上井,天亮后和矿上技术人员一起讨论方案。为了保证煤柱数据的持续监测,时常进入壁后采空区20多米处连接被矸石砸断的监测电缆。

  现场监测非常考验体力,陈绍杰和团队成员背着将近50公斤的设备下井;监测现场考验的还胆量,有一次,他们发现井下某个煤柱附近的数据传输线断了,那个位置就在壁后采空区20多米处,上方几百米厚的顶板随时有可能塌下来,但如果放弃这根线,之前的试验数据就全作废了,陈绍杰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

  把论文写在采矿第一线,把科学研究成果根植于采矿主战场。据统计,陈绍杰在采矿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14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67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著作4部、申请专利30余项,很多科研成果被应用于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中;参与完成的“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新城在废旧采矿区拔地而起

  每次看到挖煤后,一座座堆着废料的矿坑和满目疮痍的山头,让陈绍杰内心多了一个绿色梦。

  针对我国城市近郊采煤塌陷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陈绍杰团队对一些老采矿区的地下岩层进行考察、监测、修复、巩固,历经十多年艰苦攻关,建立了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关键理论与技术体系,找到采矿区保持稳定性的最佳方案,让原本附加值很低的废旧采矿区地块“变废为宝”,一个个高楼大厦林立的新城拔地而起。如今,该成果已在山东、山西、河南等多地推广应用,将2000余亩采煤塌陷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建立了多个采煤塌陷地建设利用示范基地,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示范效益。

  煤矿采空区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早些年,煤矿采空区的居民意识不到塌陷的安全隐患,经常会发生牛羊陷入塌陷区的情况。”陈绍杰介绍,在宁阳县华丰煤矿,这里的采空区造成了地面大面积裂缝,村民甚至在裂缝的地方建起了厕所。不仅如此,在采空区还有一个交通枢纽——鲁里桥,附近经常发生塌陷事故。2010年,陈绍杰团队来到这里,运用综合防控沉陷塌陷技术,对采空区进行科学的修复填充,十年时间,这里再也没有出现一次塌陷事故。

  搭上了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这班顺风车,陈绍杰团队始终把矿山绿色生态建设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与一些科研院所和煤矿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开展科研攻关。

  近年来,陈绍杰团队与兖矿集团合作,把特殊开采和矿山压力相结合,致力于打造生态矿山,即从源头防控、过程控制、采后治理和利用等多方面入手,呵护矿区的青山绿水。源头上,让开采方式精细化、科学化;采矿时,将矿山开采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至最小值;开采后,为采煤沉陷区生态重建与开发利用提供关键理论技术体系与建设标准。一边开采一边修复的模式,逐渐应用于华丰煤矿、岱庄煤矿等数十个煤矿,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如今,在陈绍杰看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矿区添一抹绿色,这是对他最好的褒奖!(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韩洪烁)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麒麟山上“山大王”

    江西省石城县珠坑乡坳背村有座山因形如麒麟而得名麒麟山。麒麟山近年来出了个“山大王”。“山大王”叫黄小勇,是个“80后”,是乡亲们眼中的能人,他曾在深圳创办外贸公司,每年纯利润有上百万元。2014年,石城县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黄小勇二话不说,投身家乡现代生态农业。

  • 看清华理工男如何玩转跨界创业

    技术“大咖”、清华博士、阿里云最有价值专家、五彩传媒创始人……纵然有多个光鲜的头衔,陈旸最喜欢的定位还是“连续创业者”。这位“连续创业者”不简单,10岁开始学习编程、在清华大学取得计算机博士学位、两次获得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铜奖。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