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九旬教授手写“亲民”高数参考书
//www.workercn.cn2017-07-1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九旬教授手写“亲民”高数参考书

二十二万字书稿,笔绘一百多张图表,审校十余次……

  之于你,数学是什么样的?

  是千里之外的“高冷”,还是俯下身姿、一看就懂的“亲民”?

  年过九旬的东北大学理学院教授谢绪恺,与他悉数手写、十余次审校、近日出版的高等数学参考书《高数笔谈》,解答了这个问题:数学纵然神秘,但教数学的人要摘掉那层故弄玄虚的面纱。

  让工科数学成为“下里巴人”

  “我国现行的高等数学教材品种单一,而且偏重演绎推理,很难兼顾工科学生的特点。因此,时常事倍功半。”

  在谢绪凯看来,真正好的数学教育,是将复杂的东西简化,让普通学生也能掌握相对深奥的理论知识,并迅速转入实际应用。“一本好的高数参考书,一定是深入浅出,大学生‘一看就懂’的。”为此,2015年,90岁的谢绪恺,许下了一个朴素的心愿:写一本接地气的高数参考书,让学生尽快手握高数这块工科“敲门砖”。

  此后,老人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伏案时光:手写22万字书稿,笔绘100多张图表,审校10余次……“用浅显的语言来说明深奥的数学原理”,成为老人数易其稿的唯一目标。

  2016年12月,“亲民版”《高数笔谈》出版了。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谢绪恺以谦逊的笔法写道:“这本书的主旨就是‘数学问题工程化,工程问题数学化’。直白地说,就是使工科数学通俗化、接地气,成为‘下里巴人’。所以,这本书多是树根,少有枝蔓……”

  用婴儿未来身高比拟微积分极限问题,用龟兔赛跑解析拉格朗日定理,用扔小球模块讲解中值定理……朴实易懂的语言、简要清晰的内容,无时无刻不在启发着读者进一步思考,体会数学的玄妙与魅力。

  “虽然这本书只有184页,却承载着谢老沉甸甸的赤子心愿。”东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向阳感慨道,谢老用全部稿酬自费购书,赠送给学生、同事和同行们,还为学生们在书上题写了“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勉励大家知善前行。

  “这本书的语言生活韵味很浓,没有那么枯燥,对我们工科学生有很大帮助。”冶金学院硕士研究生田雷是这本书的“第一读者”,曾应邀作为学生代表提出修改意见。“这本书增加了学生对高数、数值分析、最优化等课程的理解,对科研数据分析也有很大帮助。”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