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扎根奉献 薪火相传

  位于黄淮平原的河北省曲周县,有2000多年的土地盐碱史,曾有28万亩盐碱地,占全县耕地近40%,是有名的“老碱窝”。46年前,多位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师来到曲周,立誓“治不好盐碱地不回家”。如今,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成为高产高效示范田。46年,中国农业大学科研群体扎根这里,挥洒汗水和热血,有的甚至长眠在此;46年,学校和地方、农民和师生,紧密结合在一起,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精神,深深融入中国农大人的血脉。

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4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人们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辛德惠院士的墓前凭吊。46年前,作为曲周改土治碱事业的先行者,辛教授来到这里,和群众一起挖渠打井,改土治碱。1999年殉职后,应曲周人民的强烈要求,家人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了曲周。

>>>详细

“先要把自己变成农民”

  农村是什么样子?在第一个驻扎在科技小院的农大学生、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2009级研究生曹国鑫的印象中,农村是一幅画:一块地,一头牛,一只犁和一位老农。

>>>详细

西瓜地里体验人生的精彩

  “你能相信吗,我以前非常内向,除了是和特别熟的人,不然基本不说话,即使是在照片上,眼睛都是朝地上看的。”在和记者聊天时,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黄成东语速飞快、滔滔不绝,时常加上一些手势,眼中闪着跳跃的光。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邯郸市曲周县的乡村建起科技小院。通过专业硕士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研和农技推广。黄成东就是早期入驻科技小院,在基层锻炼后成为中农大的一位优秀教师。>>>详细

“爱折腾”的老支书

  在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曲周结缘46年的故事中,老支书王怀义的几次“折腾”加深了这段“缘分”。

  在曲周县王庄村村口,记者见到了年逾八十的王怀义。因为曾担任过王庄村党支部书记,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支书”。

  上世纪70年代初,王怀义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当时的王庄村到处都是盐碱地,村里连喝的水都没有,要喝水只能去邻村提。

  “这里的土种地不行,村里靠吃国家救济粮。有灾的年份,全村一年吃救济粮16万斤。”想到当年的情景,王怀义仍摇头叹气。>>>详细

 

研究生“包地”种葡萄

  白皙的皮肤,秀气的脸庞,会笑的眼睛。很难想象,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王晓奕同时是一个承包土地种葡萄的“农民”。“我包地种葡萄不是为了挣钱,就是想看看书本上学的东西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是什么样子,防止做技术推广时误导农民、被村民说‘中听不中用’。”谈到包地的初衷,王晓奕腼腆地笑了。

  王晓奕是2017级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专业硕士研究生。从小在城市长大、读书,王晓奕一直是家里的乖乖女。按照中国农大对她这个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她的大部分学业要在河北省曲周县农村度过。

>>>详细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长期以来,高校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脱节、科研人员与农民脱节的“三脱节”现象,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产业进步和农民增收。如何“破”?

  自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从河北曲周起步,教授带着学生驻扎在农村和生产第一线,与农民“零距离”接触,把课堂设在田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详细

新闻事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9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