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周千年“老碱窝”助力扭转中国“南粮北调”历史-资讯 · 快评-中工网

人物

资讯 · 快评

河北曲周千年“老碱窝”助力扭转中国“南粮北调”历史

2019-06-03 14:55:39

  中新社邯郸5月31日电 题:河北曲周千年“老碱窝”助力扭转中国“南粮北调”历史

  作者 李晓伟

  孟夏时节的河北省曲周县,一望无际的麦田里挂满沉甸甸的麦穗。这里是中国“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县”。但46年前,有着2000年土地盐碱史的曲周,还是一片“咸碱浮卤,几成废壤”的盐碱滩。

  46年来,一代代中国农业大学人学以致用,与曲周民众一起战胜了“盐碱魔”,还将治碱经验用于造福黄淮海平原,助力扭转中国“南粮北调”的历史。现今,他们在农业高产高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续写着艰苦创业的故事。

  开拓者

  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老一代农大人带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进驻曲周盐碱最严重的“老碱窝”,创建“治碱实验站”,开始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研究。

  初到曲周,他们住漏雨、漏雪、漏土的“三漏房”,吃高粱面、红薯干、茅草根掺在一起的“三合面”。更大的挑战是,此前有多批专家到当地治碱但均未成功,可见难度之大。

  “不治好盐碱就不走”。他们首先从盐碱形成规律着手,数个月时间找准了“病根”,随即制定了一个“井沟结合,农林水并举”的治碱规划,并努力说服早已对治碱丧失信心的村民一起开出400亩“样板田”。

  让村民惊喜的是,“样板田”次年喜获丰收。此后20年里,曲周23万亩中度、重度盐碱地和5万亩轻度盐碱地相继改良。

  1978年,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启动,200余所科研院所参与其中。石元春等带着曲周治碱经验投入到这场科技大会战中,为黄淮海平原盐碱的成功治理,扭转中国“南粮北运”局面做出重要贡献。

  1993年,农大人的治碱成果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6年后,68岁的辛德惠病逝在岗位上,曲周民众迎回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实验站,并在这位辽宁籍院士墓地周围种下一片河北杨。

  传承者

  为治碱而生的曲周实验站,并未功成身退。

  “老一代人的主要任务是改土治碱,而我们这代人的任务是实现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张福锁、李晓林等农大教授开始了新的探索。经过多年努力,他们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Natur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多次发表。

  然而,这些科研成果并未让他们真正开心。“实验站里做出来的技术,农民并不接受,他们还是靠经验。”李晓林皱着眉头说。

  “到农户身边去”,2009年起,农大师生毅然住进曲周农村,创建多个“科技小院”,“村民经营什么,师生就重点研究什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的技术服务。

  葡萄种植专业村前衙村的老支书龙书云算了笔账,“自从村里有了科技小院,每亩葡萄增收近2000元(人民币,下同),全村2000多亩就是400多万。”

  “科技小院让科技更加贴近农民。”李晓林终于舒展了眉头。

  近年来,科技小院已在中国遍地开花。现在,张福锁、李晓林盘算着要将科技小院推向世界。

  新一代创业者

  随着绿色发展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曲周实验站又肩负起了新使命。

  曲周实验站的实验室里,“90后”实验员兰佳佳正在对新建立的土壤和植物无损测试设备进行调试。未来,这套设备将在曲周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老一辈农大人展现出来的精神让人感动。”皮肤晒黑了的兰佳佳表示,要扎根在这里,成为一名高级人才。

  曲周白寨科技小院里,研二学生张笑颖计划深入研究养殖种植相结合的绿色循环经济。她表示,未来要读博士继续留在曲周,推进绿色循环农业的落地。

  “很多人向往大城市、高级实验室,但我觉得自己的工作也很有意义,在这里也能实现梦想。”张笑颖表示,要传承老一辈人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科学为民的使命。(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惠英红:一树繁花别样红

    过往,在她的眼里已是云淡风轻。只有当她说起,“尝过了高点,再下来尝最苦的,慢慢再从50岁往上爬,这里面的甜酸苦辣,没尝试过,你没办法知道那个味道”,微笑的眼睛里才隐约有泪影闪烁。

  • 一方棋盘 代代传承

     一方棋盘,32枚棋子,交错出岁月轮廓;楚河汉界,波澜万千,激荡起棋坛风云。千百年来,象棋这一传统的智力运动项目,在一辈辈人手中传承。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对弈之乐随时铺展。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62岁创业成功,他说秘笈就在三面墙上

    “我叫周泽奇,周是周恩来的周,泽是毛泽东的泽,奇是刘少奇的奇。”初次见面时,周泽奇这样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自己。周泽奇是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日前,他被授予“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十大领军人物”称号。

  • 张建忠:让爱心,启迪美丽

    “叫我老张就行。”与北京靓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忠初接触,他朴实厚道的外表让人很难联想到时尚精美的化妆品。刚过知天命之年的“老张”喜欢的都是传统的“老物件”,他自幼学习中医,14岁便师从河北名医,同时,他酷爱书法和传统文化。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