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绽放在盐碱地上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时代骄子-中工网

人物

时代骄子

生命绽放在盐碱地上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

2019-06-03 14:59:35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

  辛德惠 生命绽放在盐碱地上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农村建设发展。一代代农大师生铭记初心和使命,在经济和民生需求中实现价值,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时代洪流中书写精彩人生。从今天起,我们连续刊发5篇小故事,展现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勇担大任和不辱使命的赤子情怀。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内,有一座墓碑。墓的主人叫辛德惠。

  无论寒暑,总有曲周百姓自发前来,给墓碑拭拭土,与辛老师说说话。

  从上世纪70年代一头扎进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农村参与改土治碱,到90年代跑遍整个黄淮海流域,辛德惠将自己的生命与智慧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如今的曲周,金黄的麦田丰收在望,人们很难想象,40年多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农民们以熬卤水、淋小盐为生,靠国家救济粮度日。

  1973年,带着国家的嘱托,石元春、辛德惠等几名农业大学的青年教师来到了曲周县的“老碱窝”张庄,开始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研究。

  这年秋天,暴雨连降,水涝成灾。《曲周县志》记载,“大面积积水一尺至二尺,深处三尺,房屋倒塌,电话中断,道路不通。”辛德惠和大家一起,挽起裤腿、蹚着泥水进了村。

  当地农民不相信教书先生能治碱:多少年了,一拨拨人都说来治碱,井打了、井填了,沟挖了、沟埋了,人来了、人又走了。循环往复,盐碱地还是盐碱地。

  为了打消农民的疑虑,老师们立下誓言:“如果张庄的盐碱地治不好,我们就不回北京了。就是死后,也埋在张庄的盐碱地里。”

  很快,村民发现这群教书匠不一样。“他们天天测水、测土、画线,还带着俺们一块平地、挖沟和打井,”张庄老支书赵文后来常常想起,“他干起活来,比社员还卖力。夏天下沟挖土,光着膀子,脊梁上都晒出大血泡。”

  耕耘就有收获。治理的喜人成果让村民们恢复了信心:1974年秋天,张庄第一代试验区400亩重盐碱地上,小麦亩产达到200多斤,比曲周最好年景的产量还要高。随后,张庄的经验播散到整个曲周大地:1978年围绕王庄开辟了第二代试验区,1980年围绕曲周县农场开辟了第三代试验区……1987年,曲周治碱项目取得预期成效:全县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粮食亩产量比治理前的1972年增长约5倍。

  但此时的辛德惠没有离开,他在继续思考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之路,并陆续提出了农村综合发展三段论、区域农业发展类型理论、泛生态学理论等。

  “马不停蹄地奔波、超负荷的工作、坐卧行走都在思考问题是辛先生的常态。” 曲周实验站第四任站长肖荧南回忆道,在实验站的出勤表上,辛德惠的出勤天数高达300多天,几乎一整年都待在实验站。

  在曲周,辛德惠有个绰号叫“马司令”。一次,他一边切菜一边看治碱专著,把中指切伤了,他拿着纱布,一边包扎一边看书,纱布却缠在食指上,大家见了哄然大笑;还有一次吃饭时,辛德惠口若悬河地说着治碱的事,饭后有人问他吃了几个窝头,他拍拍肚子说“四个”,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原来,那4个窝头还都在他的盘子里。

  辛德惠关心农业研究、关心农民生产,却很少有时间关心自己和家庭。离京前,他把两个女儿托付给邻居大妈,说了句“麻烦您照顾一下”,就背着包走了。直到孩子生病,惊动了在云南的爱人刘一樵,爱人来信责问,他才拍着脑门,想起回京看看。

  缺乏照顾的孩子瘦弱多病,刘一樵一人带着三个孩子,还要兼顾事业,身心疲累。1989年,刘一樵被诊断出白血病,35天后不幸辞世。爱人辞世第二天,前去慰问的几个同事看见辛德惠坐在桌边,在本子上写“八五”攻关课题的安排。面对大家的安慰,他没有抬头,只慢慢地说了句:“我写写,分散一下……”

  数十年辛苦工作,辛德惠积劳成疾。“辛先生曾大病过一次,大面积心肌梗死。但稍微恢复后,他又立马投身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肖荧南说,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个工作组,职责就是监督辛先生休息,但效果不佳,他总是有忙不完的事。

  1999年,在前往宁波考察的途中,连日劳累的辛德惠心脏病发,经抢救无效,猝然离世。

  人们在整理辛德惠的遗物时,发现了他坚持写了20多年的日记——“无私无畏,忘我无我,利他利国,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这是我的全部信念和行动指南。”

  铿锵有力的话语,正是辛德惠一生的追求,也是一代代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的追求。

  如今,辛德惠指导的学生已陆续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和他们的学生,一代代,一批批,用双脚丈量土地,将责任、科学、奉献、为民的精神继续写在中国大地上……

  本报记者 丁雅诵 赵婀娜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惠英红:一树繁花别样红

    过往,在她的眼里已是云淡风轻。只有当她说起,“尝过了高点,再下来尝最苦的,慢慢再从50岁往上爬,这里面的甜酸苦辣,没尝试过,你没办法知道那个味道”,微笑的眼睛里才隐约有泪影闪烁。

  • 一方棋盘 代代传承

     一方棋盘,32枚棋子,交错出岁月轮廓;楚河汉界,波澜万千,激荡起棋坛风云。千百年来,象棋这一传统的智力运动项目,在一辈辈人手中传承。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对弈之乐随时铺展。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62岁创业成功,他说秘笈就在三面墙上

    “我叫周泽奇,周是周恩来的周,泽是毛泽东的泽,奇是刘少奇的奇。”初次见面时,周泽奇这样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自己。周泽奇是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日前,他被授予“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十大领军人物”称号。

  • 张建忠:让爱心,启迪美丽

    “叫我老张就行。”与北京靓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忠初接触,他朴实厚道的外表让人很难联想到时尚精美的化妆品。刚过知天命之年的“老张”喜欢的都是传统的“老物件”,他自幼学习中医,14岁便师从河北名医,同时,他酷爱书法和传统文化。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