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关明,高级记者,山西霍州人。1986年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曾任山西客车总厂工程师、《太原日报》记者、《工人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记者部主任、发行处处长,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副主席,现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主任。曾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山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等奖项。经历可概括为"学工(科)而从文,因文而事工(会)"。

关明:满腔热忱为工会干部点赞

  楚国庆在上班时工作岗位上突发大面积脑出血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如果在四十八小时之内抢救无效去世,可算作工伤;如果超过四十八小时,将不能享受工伤待遇。

   这是长篇小说《人民利益》的开头。

   作品开篇,即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劳动关系领域的"工伤48小时"之惑作了紧张生动的描写,设置的悬念让读者不忍释卷。一部以劳动关系为主线,描写新时期工会干部形象的长篇小说《人民利益》,近日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并在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中引发共鸣。

   小说《人民利益》以朔方省北梁市为背景,主人公呼维民三十多年前曾在北梁农村插队,后来又在当地东山机械厂当过工人。阴错阳差中,原本要安排担任副市长的呼维民,当上了这个城市的总工会主席。面对过去的乡亲、工友、同事,在经历了上访讨薪、金秋助学、寒门送暖,以及职工对立、同事误解、官场权谋等一系列事件,他对工会这个原本陌生的行业越来越熟悉,与职工群众越走越近,最终"搭错车走对路",决心在这个"职工娘家人"的岗位上"一条道走到黑"……<详细>

关明:建筑工人工伤维权问题专项调研促进了问题破解

  关明说,2014年年初,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委员作为重点成员,参加了全国政协社法委、提案委组织的建筑工人工伤维权问题专项调研。参与调研的工会界委员发现,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劳动关系确认难、周期长,建筑工人工伤待遇落实难,建筑企业和农民工安全生产意识比较薄弱,安全责任不到位等,严重影响着建筑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工伤权益的实现。为有效解决建筑业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问题,人社部、住建部、全总和安监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其中大量吸纳了全总提出的意见,比如允许部分企业优先缴纳工伤保险费;将工伤保险费用单独列支,不参与竞标,防止建筑企业为承揽工程项目竞相压低工伤保险费用;明确由企业承担劳动关系争议的举证责任,并建立工伤理赔的连带责任追究制度;改进工伤保险认定、伤残等级鉴定流程,提高效率等。  >>>详细

关明谈建筑工人维权问题

关明:去年总工会界委员提案回复满意率接近百分之百

  在全国总工会举行2015年全国"两会"新闻通气会,关明介绍说,按照全国政协的要求,要求件件提案有回复,我们基本达到了这个目标。

  关明还表示,去年收到的提案大多涉及的都是劳动关系、就业保障等问题,一些提案由我们总工会界提出,政协已转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满意率接近百分之百。 >>>详细

关明

直面社会现实的沉痛之作——长篇小说《本报记者》 简介

  借一位中央级报社驻某西北城市记者站站长的视角,描写了记者们"亦正亦邪"的生活和情感,同时折射出当了今社会环境下官场、商场、职场、情场的生活百态。 常言,本部小说的主人公,中央某报的记者。工作上耿直严谨,文风犀利;生活中幽默风趣,极富同情心。其爷爷、父亲都是供职于该报的记者,所以对自己当记者的能力不容置疑甚至有些自负。恰因如此,他也十分不得领导的赏识,从富庶的江南地区被派往朔方这个西北重工业小城。由于历史原因,常氏三代都曾长期在此地生活工作过。怀着与这个城市的不解之缘,主人公常言展开了他的新生活……>>>详细

《本报记者》封面

一本可以当工会教程读的小说——长篇小说《人民利益》书评

   从现实意义上说,如果你想了解工会,请你读读这本小说;如果你是工会工作的新兵,你可以把这本小说当作入门教程来读。 笔者虽然读过不少小说,但对以劳动关系为主线,通过塑造工会干部的典型形象,全方位描写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小说,还是第一次接触。说老实话,最初看到这个颇有些"官方"色彩的书名时,确曾有一丝怀疑——会好看么?有读者吗?笔者多年接触工会工作,对工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应该承认,工会干部、工会工作,在多数读者的印象中一向缺乏文学意义上的号召力和吸引力。>>>详细

《人民利益》封面

通讯 随笔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