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宏勋:“当工人反而发挥了我的特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里这样生动地描写雕玉工匠的精湛技艺。现实中,作为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数控程序编程员、高级技师,鲁宏勋的状态一点也不比雕玉工匠轻松。

从业33年,这位航空“鲁班”先后参加了我国多型空空导弹的科研试制和生产交付等工作,完成上百种工装夹具和工艺方法革新,一个个精确至微米的零件一次次证明了他“金属雕花”技艺的炉火纯青。>>>详细

 成长之路
 人物简介

“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

成功背后,是他独特的经历。1981年,鲁宏勋高考落榜后进入技校学习。两年后,他成为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的一名工人。 鲁宏勋回忆说,当时落差是有的,但起点不高也教会了自己踏踏实实去下苦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

带着这样的“心”劲,鲁宏勋把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学习中。一早一晚的业余时间、周末等节假日变成了鲁宏勋刻苦钻研、自学机械方面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的最好时机。 除了啃书本,鲁宏勋还有一个习惯:一有空就逼着自己站在数控机床前,研究它的结构、工作原理。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工匠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艺术家一样。在他的标准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鲁宏勋的工友、全国技术能手王宝栋感慨,他每次接到任务总是先研究图纸,看看以前的工艺、程序和加工方法,再自己动脑筋琢磨,从不生搬硬套别人的方式方法。

这也意味着以前所有的标准,到了鲁宏勋那里,都有可能“推倒重来”。而每一个产品到了他手里,都被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

“不忘初心,久久为功”

事实上,鲁宏勋作为一位拥有精湛技艺的匠人,已成为我国空空导弹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而在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因为名气大、人品好,对徒弟“倾囊相授”,很多年轻人都把成为鲁宏勋的徒弟作为入职时的追求。

鲁宏勋,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数控程序编程员、高级技师。

1983年,20岁的鲁宏勋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技工学校毕业,分配到研究院十一车间当钳工。他爱动脑子,一点就透,干活有独到之处。

1986年,研究院引进了大量数控设备,十一车间也成立了专门的数控班。技校毕业、钳工出身的鲁宏勋下苦功自学英语和计算机技术,一举创造出“三个第一”:在数控机床上编出了研究院第一个加工程序,干出了第一个数控加工零件,成为研究院第一个较全面掌握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的技术工人。

1996年起,他利用3年的业余时间,编写了十万字的《数控加工技术》。这本小册子成了班组在数控加工过程中遇到难题时的“金钥匙”。

1998年起,鲁宏勋运用自己探索出的“数控机床多零点自动计算方法”编制出多种软件程序,大大降低工装制造成本和加工周期,每年节约工装夹具制造综合成本约10万元。

2002年,鲁宏勋以优异的成绩荣膺第六届中华技能大奖第一名,获得了中国技能人才最高荣誉。

如今在中国航空系统,提起鲁宏勋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岗位可以平凡,但人生绝对不能平淡。”这就是鲁宏勋,一位扎根基层的“大国工匠”。

图片报道

大师风范

作为数控程序编程员和高级技师,鲁宏勋运用得灵活自如的工具叫数控机床,他让机床变成了服务于各项急难任务的“机器人”,他自称自己是让机器和人对话的“翻译官”。

“我们能想办法改善优化的只有加工工艺,而这即使是对于数控机床应用灵活的高级技工也是难度极大的挑战。”鲁宏勋说。

航空技工炼成“大国工匠”

“每一颗导弹发射都决定生死存亡,分毫不能有差。技术工人的工作就是要把导弹设计人员图纸上的部件变成实际装机的部件,设计提出的精度就是我们的任务。”鲁宏勋说,自己和同事们要做的就是把一个个“思路”从图纸变成现实可用的零件。

“航空鲁班”从中国走向世界

“在中航工业,有一句话叫做型号成功我成才。鲁宏勋对于导弹院来说,一个人改变一个班组;一个班组升华一个群体;一个群体正在托起一项辉煌的事业。”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党委书记徐东来说。

“鲁大师话不多,但很多细节都在他眼里心里。训练中当我遇到难题,他很少直接告诉我解决路径,却经常是一句话点亮我的思路。”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金牌获得者林春泷说。

新闻组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