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骄子-正文
杨善清:“我见证这40年”
//www.workercn.cn2017-10-09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更多

【改革·印记】

杨善清:“我见证这40年”

  提及韶山,杨善清的眼中闪过一道光亮。年岁日高,略有耳背,平时他已不大参与周遭的话题。对于韶山,他有着特殊的感情,“长期工作在毛主席故乡的记者”,是他在同辈人中的自豪名片。他从书房翻出老照片,讲述他从1971年第一次去韶山采访开始直至退休的漫长时光中对韶山的观察和记录,话语之中流露着激动和骄傲。

  回忆线索中浓墨重彩的部分定格在改革开放以来的韶山发展。离开记者一线之后,杨善清无法用数据罗列这些变化,而他讲述的故事却“见微知著”地反映出韶山变迁。

  “记者是穿梭于时空中的记录者”,手中的笔、脚下的路不可或缺。杨善清的韶山故事自然少不了“路”的出场。杨善清回忆,“听老一辈讲,革命年代韶山的路很多羊肠小道,那时候是提着马灯、提着脑袋干革命”。上世纪70年代,韶山通了火车和汽车,“但是全国各地来韶山参观的人数与日俱增,火车受班次的限制,汽车受售票的限制,买票比较紧张”。

  改革开放以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韶山的路由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由一般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杨善清说,“前年,孙女儿带全家去韶山,只花了一个多小时,过去我们坐汽车(从长沙)去通常要4个小时左右。现在韶山通了高铁,只需20分钟即可从长沙抵达韶山。从韶山‘路’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的‘行’之中,我们感到了获得感”。

  如果说“路”是韶山发展的注脚,在杨善清看来,汤瑞仁的经历则是韶山变迁的侧影。从农家妇女到毛家饭店的董事长,杨善清见证了汤瑞仁的华丽转身。“从摆摊卖粥,到在家里开饭店,再到毛家饭店全国连锁”,现在以韶山菜为主打,以红烧肉、火焙鱼、乡里腊肉和豆豉为特色菜肴的毛家饭店在全国各地已有200余家门店。

  杨善清认为汤瑞仁和毛家饭店发展的背后是改革开放的推动和市场经济的勃兴。与此同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也让越来越多的韶山人富裕起来。

  人富路通和路通人富相辅相成,看得见的变化和看不见的变化悄然发生。回顾韶山往事,杨善清直观地感受到韶山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大。“路更宽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房子更高级了,韶山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韶山冲来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住在深山无人问,羊肠小道无人行”,杨善清说完这段民谣后感慨,“改革开放让民谣里那个贫穷闭塞的韶山渐渐远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