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基:创造旱区小麦育种奇迹-聚焦-中工网

人物

聚焦

梁增基:创造旱区小麦育种奇迹

2020-10-22 09:06:21 来源:科技日报

  伴随着高亢嘹亮的秦腔,在广袤的小麦田里,梁增基望着远方。这是由陕西省科普宣传教育中心拍摄、获得“科学也偶像”科学家精神短视频征集活动三等奖的作品《梁增基——中国旱区小麦育种及栽培专家》的片头。

  梁增基,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农技推广中心退休研究员。他创造了我国旱区小麦育种的奇迹,培育的小麦良种累计在旱区推广超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他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的南北传播。

  在黄土高原的农民中,流传着“旱塬小麦创奇迹,吃粮想着梁增基”“要想多打粮,赶紧找老梁”的民谣。

  爱国:长武的第一个大学生,广东仔扎根陕西59年

  “我是1933年出生的,我老家是广东人。我是第一个到长武的大学生。一来到这里,看到灾害特别严重,群众也没粮吃,全省平均亩产37公斤。”在短视频中,梁增基乡音已经改变,有了陕西味。

  1961年,年仅28岁的梁增基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他背起行囊,来到了地处渭北旱塬的偏远小城——长武。眼前的农技站,几间土坯瓦房、一张漆皮脱落的三斗桌、一条三条腿板凳和一个没有席片的土炕,这位广东岭南鱼米之乡的汉子惊呆了。

  当看到面黄肌瘦的小孩啃着坚硬如石的高粱面窝窝头,看到单产不过百斤的小麦田地时,他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

  这一扎根就是,59年。

  一件白衬衣、一顶草帽成了他的“标配”:白天到地头观察长势,晚上回到家整理资料,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他废寝忘食,常以开水泡馍充饥,常以麦苗作伴聊天,常以田坎当床打盹。老同事段长林回忆说,冬天,宿舍像个冰窖,梁增基边哆嗦边写材料。夏天,烈日晒得皮肤发烫,他在田里一干就是一天。

  如今87岁高龄的他仍耳聪目明,像年轻时一样,在试验田里一站就是一天。

  “每当我累得不行,抬头一看梁老师还在那里,就会感到榜样的力量。”梁增基的学生兼同事慕芳说,“梁老师几乎每天都到试验田来,选种、杂交、管理,凡事亲力亲为。我们曾疑惑为何梁老师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后来明白了,奋斗者永远年轻。”

  创新:育出7个旱区小麦良种,累计增产25亿公斤

  “我是学农的,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种引不成,唯一的办法就是搞育种。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要拿出新东西,把我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上。”在短视频里,梁增基这样说。

  梁增基的办公室里有一面“标本墙”,那是他50多年来育出的7个小麦良种。正是这些小麦良种,让旱塬小麦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当初在长武,做育种,一切要从零开始。

  几十年如一日,梁增基在“无技术基础”“无育种场地”的条件下,突破和创新高强抗锈、抗旱高产、多抗优质、高产优质、用调节播期避开病毒病并提高抗冻性等五大难题,培育了国审的“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省审的“7125”“702”“长武131”,在陕甘旱区和河南部分区域推广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中科院验收组专家唐登银研究员这样评价“长旱58”:“旱地小麦长得像水地一样是个奇迹。”

  81岁那年,梁增基培育出抗旱丰产、适应性更强的“长航一号”,如今已推广60多万亩。

  “我的新希望是,我又育成的三个品种,经中国农科院测试,品质达到国家一等标准的强筋优质。目前旱区还没有这样的品种,国家东部有,但是少,要靠进口,特别是这些品种品质不亚于东部最优品种,抗病性则远优于东部品种,审定后可在东西部大范围推广。”梁增基说。

  梁增基所说的新成果是由他全程操作,用中美两国双优质品种组配、优质积加、优缺点互补(这又是一项创新)的方法进行,并通过具体示范行动带领2017年新成立的“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成长,既出了品种,又培养了人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就这样,梁增基在育种道路上前行,仍然一如既往地眷恋着黄土高原这片热土。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编辑:尹文卓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林永健王宝强等多位明星组队送电影下乡

    从今年6月起,由林永健、王宝强、容祖儿、大鹏、杨威等20多位电影人、体育人组成的“温暖有光放映队”,横贯全国10省区,送电影下乡,把电影之光播洒到大江南北的美丽乡村。

  • 徐峥:导演要站在演员的立场思考问题

    “我一直想开一个表演班,带着导演练习表演,因为导演必须要对表演有切身感受,站在演员的立场思考问题,引导演员呈现更好的表演。”导演徐峥12日在西安表示。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海归”青年搞“村播”

    “我今天是在农家给大家做直播。这里的椪柑鲜嫩多汁、口味甘甜,喜欢的朋友请下单。您的每一次购买,都是给农户增加一份收入。”说着,网络主播“楼妃妃”剥开椪柑,尝了一口,“很甜!”

  • 智慧养老时代正在到来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伴随而来的是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智慧养老水平,是摆在每一位养老领域创业者面前的“必答题”。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