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明:点亮万家灯火的蓝领工匠-聚焦-中工网

人物

聚焦

张黎明:点亮万家灯火的蓝领工匠

2018-08-08 09:07:22

点亮万家灯火的蓝领工匠

——记时代楷模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一线职工张黎明

  他爱岗敬业,工作3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他勇于创新,先后实现技术革新400余项;他甘于奉献,用爱心搭起了企业与群众的“连心桥”。他,就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一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黎明。昨日,“时代楷模”张黎明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呈现出一个全面而真实的“时代楷模”。张黎明是电力行业第一位“时代楷模”,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第一位获得这一称号的产业工人,他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杰出代表,是“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从技校毕业生到技能专家,从普通工人到全国劳模,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重要思想,谱写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电力抢修的“活地图”

  配电抢修工作,是电网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联结着千家万户。30多年来,张黎明走遍辖区内所有线路,绘制了1500多张抢修线路图,对线杆位置、交通状况等烂熟于心。

  曾有同事有意考他:“黎明,上大线68号杆在哪?”张黎明脱口而出:“在马厂减河边桃树园内,距67号杆325米,中间点是滨海公司与检修公司的管理分界点。”凭着这样的真功夫,哪里发生故障,他总能以最佳路线和最快时间赶到现场,比导航软件还准。这张“活地图”正是他用心、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徒弟王立国就常常折服于师傅对工作那份追求极致的认真。2011年8月的一天,天气特别闷热,张黎明让他去核查一个新建变压器的位置。很快,王立国就信心满满地回来交差:“在塘汉路上,大概20分钟的车程。”话音未落,张黎明就问:“这条路路况怎么样?变压器旁边有哪些明显标志?一旦发生故障,怎么能最快到达?”这一连串问题把他问得直冒汗。张黎明带上他就再次赶往现场,王立国看着张黎明在变压器附近走来走去,并在本上记下:“右侧100米加油站,对面400米左右加气站”,还画上了示意图。

  这场现场教学让王立国突然明白,为什么师傅能成为故障抢修“活地图”,为什么故障发生后总能最先到达现场。

  “师母李海春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一天深夜,师傅正打着呼噜,突然手机响了,原来是班里同事打来的,有个故障地点比较偏,抢修人员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能‘求援’。只听师傅说:‘往东走,300多米,旁边有个养鱼池。’电话一撂又继续打起了呼噜。”王立国说,当时师母可担了心:“这迷迷糊糊的,能说对吗?没准儿过一会儿电话还得响。”可是,电话还真就没响。抢修人员按师傅说的,很快就找到了故障地点。

  一线工人的创新意识

  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仅要有实干的自觉、苦干的本分,更要有巧干的担当。张黎明就是这样的典型。以前,更换变压器保险,抢修人员必须穿戴安全护具,全副武装登上2米多高的变压器台架进行操作,从停电、换保险再到恢复送电,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5分钟。而且为了保证抢修人员的安全,旁边的非故障线路也要停电。这样一来,一台变压器停电检修,至少会影响150个用户的生产生活用电。张黎明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经过一年多反复琢磨和试验,他将原来的固定式刀闸片改造成可摘取式。就是这个小革新,不用停电,抢修人员也不用再登高作业,站在地面上,用绝缘拉杆就把保险给换了,前后就用8分钟!仅这项专利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这些年,张黎明带领团队实现这样的技术革新就有4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40多个,有20多项成果填补了智能电网建设的空白。

  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作为电网企业,“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停电”是他们必须担当的责任。而开展带电作业就是最大限度保证用户持续用电的重要手段。可是带电作业又是一项高危而又艰苦的工作,近年来国内外科研机构一直试图通过研发带电作业机器人来替代人工作业。爱钻研的张黎明又向人工智能发起了挑战。他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天天跑现场、查资料,琢磨出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绝缘、定位等关键问题的“突破点”,并提出研发方案,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攻关。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已进入二期研发。投入使用后,电力工人站在地面上遥控机器人就能完成带电作业。

  这些年,抢修压力减小了,创新动力却更足了。在公司支持下,张黎明搞起了劳模创新工作室,项目越搞越大,专利越来越多。身边同事问他,你哪来的那么多创新灵感、创新动力?他开玩笑地说:“我有三服妙药:一是热爱,我热爱这份事业,一直觉得工作是快乐的,创新让工作更快乐;二是用心,用心对待工作中的难题,你就会发现创新无处不在;三是支持,这些年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创新型企业,给我们这些蓝领土专家以巨大支持,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让我也越来越有信心。”2017年,张黎明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1 2 共2页

来源:劳动报
编辑:葛文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二混子”陈磊:在知识的角落里嘻嘻哈哈

    知识本身是迷人的,不管是变幻诡谲的历史,还是高深莫测的科学,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但各种术语和大部头的厚书往往让人们望而却步。积累知识一定要板起面孔做老学究吗?不一定。以陈磊为代表的一批人在试图降低人们的阅读成本——浅尝辄止总比望而却步要好。

  • 伊戈尔:用羽毛球逃离贫民窟

      南京羽毛球世锦赛上,一个叫伊戈尔的巴西男孩火了。贫民窟的出身、和南京的渊源,再加上南美首位世锦赛男单16强选手的佳绩,伊戈尔不火都难。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陈炳耀:“富三代”的创业路

      葛瑞博(Grab)是东南亚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业务遍布东南亚7个国家500多个城镇。回想起当初的创业,葛瑞博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炳耀认为是纯属偶然。

  • 对话马化腾 十问腾讯

      马化腾在深圳上大学时,常在校园里跑步。彼时若抬头望,既不会看到腾讯大厦、滨海大厦,也没有如今深圳高楼林立的天际线,校园外只有农田和农舍。唯一能预示一个商业帝国出现的,是他“那时脑子里充满了对外面商业世界的向往”。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