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论文、获科研成果、拿专利 他却自评“是创新型高铁工人”-聚焦-中工网

人物

聚焦

发论文、获科研成果、拿专利 他却自评“是创新型高铁工人”

2018-05-22 14:49:04

刘云清:从机修工到智能制造专家

  从一名机修钳工,变身“智能制造”专家,这条路该怎么走?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首席技能专家刘云清给出了答案。

  中专毕业的刘云清,靠自学拿下了本科,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获得数十项科研成果、两项发明专利,带领一众科班出身的徒弟,行走在“智能制造”的路上,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中国质量工匠”,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面对荣誉,42岁的刘云清很淡定。“我就是个工人,往大了说,是创新型高铁工人。”他笑着说,“我感觉,我的成长故事就像中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的过程一样。”

  徒弟黄彬说,哪怕是一颗螺丝,师傅都会细致地根据具体工况、使用环境、实际用途和要达到的要求去选择螺芽,细芽、中芽、粗芽,那可都是不一样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刘云清的生活轨迹特别清晰,那就是车间、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外人看起来枯燥无比的生活,刘云清自得其乐。“20多年吧,我就一直住在单位宿舍里,每天吃完晚饭,去车间转转,琢磨机器的构造,想一下维修中的难题。”刘云清说,有时候做梦也在解决难题,白天维修时设备的结构和诊断细节都一幕幕在脑海里过,要是梦中有了灵感,醒了赶紧记下来。

  因为专注,刘云清成为一名全面掌握设备机械、电气、液压、软件等设备维修的技术专家。

  大大小小的机器零件,在刘云清眼中却是一个个有着生命的个体。他觉得,设备维修与改造任务就是一件艺术品,需要精致打磨。“有一天,我觉得自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想问题瞬间通透了。”他说,走在车间机器群组中间,轰鸣声仿若是一台交响乐,他却能听出哪个音不对,就知道是哪台机器出了问题,而且一下子就能指出问题出在哪里。

  “机器神医”是同事们送给刘云清的称号。奠定这一称号的,是他对一台价值380余万元的日本进口OKUMA卧式加工中心的抢修。当时,离交货时间还剩不足20小时,厂家一时无法确定问题所在。刘云清辨音认症,大胆提出改造方案,涉及5块线路板、300余条线路、3万多个元器件,且线路还被厂家进行了保密处理,任何一条线路弄错,都可能导致整个电气系统崩溃。两个半小时内,刘云清改造完成了线路板。按下开机键那一刹那,机器发出正常的声音,所有人提着的心瞬间放了下来!

  “机器是一个活的整体,要从系统上动脑筋。”刘云清说,就像中医一样辨证施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云清在与机器打交道中成长,同时也掌握了很多数控设备方面的知识。在刘云清每天工作的车间,有一条大大的标语——“产业报国、勇于创新、为中国梦提速”。

  常年的维修工作,他深知依赖进口设备带来的憋屈。2008年,他萌生了自主研发数控和自动化设备的想法,首要目标就是新型全浮动数控珩磨机和自动化生产线。其中,数控珩磨机是机器零件高精密加工的重要磨削设备,由于技术垄断,只能进口,但经常出现故障,维修成本高、周期长。

  刘云清要做一个性价比更高的数控珩磨机。找资料、分析数据、改造闲置废弃设备……仅为了测试掌握珩磨机的相关工艺,就尝试100多种不同配比的刀具和磨削介质,对珩磨浮动结构的设计验证也多达数十次。着魔了大半年,在经过数千次的反复试验后,首台新型龙门式全浮动数控珩磨机诞生了。精度、成品率、安全控制等各项性能远超国外同类产品,成本仅是进口设备的一半,一举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今,数控珩磨机的开发已经进行到第六代,并且实现对外销售。

  2015年,公司成立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了解决发动机泵壳体的超高清洁度难题,搞设计、跑市场、做工艺……团队成员似乎个个变成全能战士。为了选择最佳的高压清洗机不锈钢舱体材料,他们跑遍江浙沪粤,实地考察30多家供应商。目前,这个型号的机器人高压清洗机已经在生产一线清洗油泵壳100余万件,所有工件都能满足客户要求。

  传帮带,是刘云清自入行起就接受的理念。随着他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工作室也将理念和方法分享给同行。目前,工作室举办培训100余场,培训2000多人次,其中培养数控设备维修人才20余人,创造了近亿元的产值。

  在中国制造的一线,刘云清深知智能制造的重要。今年,中车戚墅堰所成立了智能制造事业部,刘云清的工作重心从维修、研发向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车间的搭建转移。他说,他不愿安逸、不怕挑战,这是个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工人,奋斗才会有更大作为。 本报记者 赵伟莉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吴孟达 郝劭文重聚《新乌龙院》

      1994年,由朱延平执导,吴孟达、郝劭文、释小龙主演的《乌龙院》系列电影红遍两岸三地,片中,无论是筷子夹苍蝇、肚皮舞等另类钓螃蟹的搞笑桥段还是经典的光头墨镜造型,都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 成龙饰演蒲松龄 驱鬼捉妖

      在爱奇艺2018年片单上,《神探蒲松龄之兰若仙踪》最令人期待。这部古装奇幻片取材于妇孺皆知的《聊斋志异》,但会对其进行大胆改编,原著作者蒲松龄将作为主角,由成龙饰演,在片中驱鬼捉妖。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刘绍旭:一个在滨江岸线上流动办公的总经理

      被阳光晒得黝黑的刘绍旭是山东人,他笑称山东人有点“轴”。不过,滨江贯通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这股轴劲还真不行。看得出,刘绍旭如今是辛苦并幸福着:“人一辈子能建一个城市地标,并得到大家肯定,那也就值了。这些辛苦也就过去了。”

  • 王凯: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他名叫王凯,1987年出生于迁西县。王凯的父亲曾投资铁矿开采,挣得了可观的财产。但是,到2008年,铁矿市场波动,矿石价格随之下跌,父亲的生意受到波及,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后来,父亲突发疾病去世。从此,王凯不得不担当起挣钱养家、照顾母亲的责任。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