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王保森给导弹“安家” 30年产品合格率100%-聚焦-中工网

人物

聚焦

“手艺人”王保森给导弹“安家” 30年产品合格率100%

2018-04-13 15:57:27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手艺人”王保森给导弹“安家” 30年产品合格率100%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王晓蕾)“快看!车来啦!”当一排排接受检阅的装备车缓缓驶过天安门时,王保森和同事们正守在电视机前。“这些车上的液压系统大部分都是我们团队生产研发的。”每当说起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这位在工厂车间30多年的“老兵”总是难掩自豪。

  王保森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699厂的车削加工技术带头人,因为在导弹部分零部件组件以及装卸车上,需要大量应用该种技术,所以,王保森总是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给导弹安家”,“我们负责给导弹穿上外套、装上支架,使它能够更便捷、精密地装卸,为成功发射提供保障。”

“手艺人”王保森展示加工零件

  从业30余年零质量事故,产品交检合格率100%。面对着“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席技师”等称号,王保森说他其实就是个“手艺人”。

  “车工不磨刀、手艺没学到”

  穿过一排排正在作业的机器,在699厂车间最里面有一个单独的房间,没有数字化仪器和数控设备,只有整齐排列地8台砂轮机。

  厂房越来越大、机器越来越智能,只有这几台机器还是一如王保森30年前刚进厂时那样。

磨制好的刀具

  “把这些都磨了。”来到车间的第一天,带王保森的工厂师傅便丢给他一大把车刀。15厘米长、小拇指一般粗的铁棒,需要在砂轮机上打磨成需要的角度和粗细。打磨好后,师傅提出问题,他再切掉完成的一截重新磨,如此反复。

  “我当时部队刚转业,只是想着能尽快熟悉业务,所以车间师傅让我做什么,我就老老实实干。”6个月的时间,王保森就这样磨了上百根车刀,进行了上万次修整。

  “他以后就是你师父了。”六个月后,带他入厂的师傅指着旁边一位老师傅对王保森说着。这时他才注意到,这位“突然出现”的师父就是这段时间总在他身后转悠,却从没说过一句话的那个人。“师父开始都不露面,先要观察你半年,看看你有没有悟性,有没有耐心坐得住板凳。”

  王保森所从事的车削加工,简单来说是利用毛坯材料的快速自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来改变其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因为所用毛坯根据需求相对固定,所以零件加工成败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刀具的选取。

  “这就是一个标准的车刀。”王保森在给记者展示用法的时候,很快便磨好了一个基础刀具,“这里每一个角都有固定角度和方向,‘差之毫厘’,做出来零件的精密度就会‘失之千里’。”“车工不磨刀、手艺没学到”,早已成了别人师父的王保森,还一直记得当年他师父说过的句话。

王保森正在磨制刀具

  随着技术迭代,现在市场上的刀具品种五花八门,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零件加工需求,这间小小的磨刀室也就没有以前这么热闹了。“市场可以满足标准化,但很多特需还是需要人的经验。”直到今天,王保森还是要求徒弟们定期去磨磨刀,“这是我们车工的根本和基础,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1 2 共2页

来源:央广网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 热点人物

    讲述匠人故事 传承匠心力量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奔跑吧》今晚回归邓超直言要“放弃”

    浙江卫视全新一季《奔跑吧》将于4月13日20点50分回归。本期《奔跑吧》跨国录制跑进“音乐王国”奥地利。

  • 排超能成为世界顶级联赛吗?

    郎平率中国女排亮相,转播比赛的媒体超过20家……为期两天的2018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全明星系列活动13日将在深圳举行,跟前几年排球联赛较为冷清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本次活动吸引了更多球迷和媒体的关注。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贺永峰:幸福就是带着员工一起奋斗

      如今,近100名员工中,已有30多人在西安买了房子,10余人买了车,20多人给老家翻新了房子,看着这些成绩,贺永峰很欣慰说:“最大的幸福不是自己挣了多少钱,而是带着员工一起挣了钱。”本报记者 买黎安

  • 虞承波:不变革不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

      1994年6月,17岁的虞承波从望江职中毕业,怀揣100元钱来到北京投奔打工的姐姐,由于年龄小、学历低,多方找工作都无果。他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当年6月18日晚上,姐夫把他叫到身边,抽了口烟沉闷地说:“承波,过两天我带你去天安门转转,你就回家吧!”虞承波心里很不服气,第二天他骑着一辆借来的三轮车,沿着丰台大街挨家挨户地问招不招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