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晨:研发“超级蚯蚓”拯救被污染的土地(图)-聚焦-中工网

人物

聚焦

卖了房子投入科研创新

王维晨:研发“超级蚯蚓”拯救被污染的土地(图)

2018-02-06 09:30:25

王维晨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1991年出生的王维晨喜欢美国漫威系列的科幻片,梦想成为科技领域内的“超人”。他要拯救的世界是土地。在东北农业大学读研究生的3年里,他成功研发了“超级蚯蚓”项目,用科学仪器对蚯蚓进行辐射,选取优质变异体的蚯蚓来分解农业废弃物,得到蚯蚓粪并提纯里面的高活性黄腐酸。

  这种高活性黄腐酸做成的肥料产品可使玉米增产14%,使番茄增产30%。与在中国市场份额中占据90%的日本大平二号蚯蚓相比,用王维晨的超级蚯蚓生产的高品质蚯蚓粪中,黄腐酸的含量提升了将近30~40倍,且生产过程零污染零排放,在未来有望产生巨大的生态价值。

  1月6日,王维晨带着“超级蚯蚓”项目参加了中国青年报社、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支持指导的2017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路演,获得金奖。

  “我希望我的产品能够像观音菩萨的玉净瓶中的圣水一样,倒一滴就能够使得农作物和土地焕发生机。”王维晨说。

  希望能成为智慧正义的超人

  王维晨对蚯蚓的兴趣是从玩“昆虫大作战”开始的。他老家在黑龙江,广袤的土地是天然的游戏场。“只要看到昆虫我就想办法抓来玩,将他们放在密闭的容器里,把蜘蛛扒拉到甲壳虫身边,让它们打架,看谁能赢。”经过蝴蝶对战毛毛虫,蜘蛛对战屎壳郎等一系列的大混战,他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昆虫,王维晨直接用手“解刨”它们,虫子肚子里的黑水染在手上,他就用另外一只手擦掉,“那时候也不嫌脏,就是好奇,想知道它们是个啥构造”。

  填报大学志愿时,王维晨选择了离家不远的东北林业大学,但是没能被农业方面的专业录取,只好读了不太喜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不过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些黑乎乎但有点可爱的小虫子。大四时他决定考研,跨考农业资源利用专业。

  由于较有天赋,王维晨只用了15天就看完并且背完了5本将近400页的专业书目,最终以超过分数线50多分的好成绩被东北农业大学正式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那时就有同学惊赞他为“超人”。“希望自己确实也能成为智慧正义的超人吧。”面对同学的评价,他笑称。

  在科幻片中,正义的科技超人关心世界的生存与发展,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王维晨也想用知识解决中国现有的环境问题。

  王维晨的研究生导师是被誉为“东北蚯蚓大王”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周东兴,周东兴已经研制出了能够转化黄腐酸的蚯蚓子一代。王维晨想要做的,就是在导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得到转化率更高的子二代。

  因为黄腐酸的价值在于不仅能够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还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进而缓解环境问题。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利用煤矿提纯、生化发酵等方法来生产黄腐酸,但是这些方法都会产生污水和废气。

  王维晨的目标就是生产出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化、节能环保的黄腐酸。由此,“超级蚯蚓”的项目应运而生。

  卖房只为研发“超级蚯蚓”

  王维晨向导师申报项目之后,得到导师和同门的支持,于是,5名博士、12名硕士、6名本科学历成员建立了团队。

  团队有了,但要达成目标也并非易事,还需要大量的资金。

  由于学校的设备年久失修,王维晨的团队只能去学校外面的生物公司做实验,做一次实验的费用十分昂贵,有时甚至高达5万元,国家的科研经费只有500万元。在经费濒临用完时,实验的结果依然不稳定。

  心急如焚的王维晨在借钱无门的情况下,咬咬牙,一狠心,决定将自己的房子卖掉,“内心不是没有过挣扎,感觉自己像个赌徒一样孤注一掷。但是做的时候毅然决然”。

  父母并不富裕,都在国企工作,2014年凑了60万元,为他在哈尔滨的二环内买了一套75平方米的小户型,如今已经涨至80万元。

  王维晨知道父母肯定不会同意他卖房子,所以偷偷地联系中介公司,挂牌销售。直到正式签订了卖房合同,他才回到家中告知自己已经卖了房子并且全部用于科研,父母大发雷霆,怒斥他不懂房价大涨的行情,但却也无可奈何。

  背负着家庭和经济的压力,他下定了决心 ,一定要成功。

  卖了房的他在实验室附近租了一个50平方米的小房子,为的是能够尽量多地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和监测数据的实时动向。

  实验首先需要对蚯蚓进行辐射,然后利用基因测序选出蚯蚓的有效变异体,让蚯蚓的有效变异体之间互相杂交繁殖,最后统计出蚯蚓粪将废弃物转化成黄腐酸的效率。再从第二代筛选出优质的有效变异体,再次进行辐射、杂交、繁殖、统计,循环往复……

  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偶尔几次小小的突破之后,接下来就可能会有很长的结果寂静期,实验的停滞不前经常让王维晨感到沮丧不已。

  但是沮丧只是一时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作为团队的“灵魂”指挥员,王维晨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来创新实验方案并推进实验结果。灵感是比较随机的东西,所以王维晨在吃饭、走路、约会的时候都时刻琢磨着实验数据和方案。“有时候看到一片树叶、一滴水、一串字符都能够激发我的灵感”。

  0.1%、0.2%、0.3%,就像盖大楼一样,黄腐酸的转化率慢慢地积累提升,直到持续稳定地增长到了6.8%,王维晨知道,这已经是国内很好的数据了。

  成功了!走出实验室,王维晨的内心既欣喜又淡定,欣喜的是自己的蚯蚓真正地进化成了“超级蚯蚓”,淡定的是,他内心始终相信成功终会来临。

  他的导师曾经对超级蚯蚓项目这样评价道:“超级蚯蚓技术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黄腐酸,从而打破了黄腐酸只能从煤矿中提纯的技术壁垒。”

  目前,“超级蚯蚓”项目已经拿到5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还有25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注册登记中。利用核心技术,王维晨在2015年注册了公司。

1 2 共2页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黄尚禾:用情感打动自己 用谦卑理解角色

      2015年获得台湾金马奖十项提名的电影《醉·生梦死》近日在京特别放映,主演黄尚禾映后亮相,该片由张作骥执导,黄尚禾、李鸿其、郑人硕主演。黄尚禾透露,自己虽然在拍这部电影前学了七年表演,但是在片场,他一动念头想要表演,就会被张作骥导演破坏掉,“对我来说,演员能被一个导演用心破坏,是非常过瘾和享受的。”

  • 辛芷蕾:把欲望写在脸上 把生活烙进戏里

      前有《演员的诞生》,后有《恋爱先生》,32岁的女演员辛芷蕾出道七年默默无闻,却在一个月之内几乎家喻户晓……争议,是“辛氏”爆款的引燃线和催化剂。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农业职业经理人谢娇:“白领”农民(图)

      在四川崇州道明镇的不少村民眼中,谢娇是一个能干的女娃子。出生在农村、父亲是农民的谢娇,女承父业,先后从事农业职业经理人、林业职业经理人职业,不仅自己有着不菲的收入,还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现代农林产业。

  • 愿赌服输孙宏斌

      孙宏斌说:“我会尽力,希望不留遗憾。但如果仍然没有办法,那也只能遗憾了,人生有很多遗憾。”或许人生会有很多遗憾,但冰冷的资本市场可不会容忍太多遗憾。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