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幻灯片-正文
只要手上沾满泥巴,心里就觉得踏实和满足(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7-13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放弃高薪,一心一意做“泥人”

  和那些先立业后成家的同学不同,大学一毕业,许明笙和朱悦就结婚了。

  “我们是同学中最早结婚的,很多人羡慕,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感情到了一定阶段就必须让它开花结果,我们都是想好了就立即行动的人,很多事情没有标准答案,跟随自己的内心,走自己想要走的道路,过自己想要有的生活。”

  小家庭建好了,接下来自然得考虑在哪儿“立业”的问题。还在大一时期,就有一家公司欣赏许明笙的油画作品,并邀请许明笙给他们作画,每月两幅,由他们拿到市场炒作,而他们承诺给许明笙的年薪约20万元。

  “20万元在当时我大一的时候,也许还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我不想自己的事业就这样被局限和框死。最重要的是,在我的内心深处,其实我早已经有了想法,我的事业应该是和我最爱的泥巴捆绑在一起的。”许明笙没有犹豫,就拒绝了这家公司的邀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接手父亲的泥塑生意。

  那时的朱悦,尚未毕业就加入了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做UI设计师,实习工资9800元,还带年终四个月的奖金,一年下来,不转正就有年薪16万元。而彼时的许明笙,也决定了一毕业后就回家乡,把泥塑当作他终生的事业。

  要么两地分居,要么一方妥协放弃,最终朱悦欣然决定和许明笙一起回到他的小乡村。当然有过挣扎和纠结,但朱悦并不觉得遗憾,“有很多情侣都特别容易放弃彼此,一段感情不能说遇到一点点问题就轻言放弃,我放弃大城市的生活,但可以与他一起创业呀!”

  朱悦看着许明笙,眼神里都是爱和欣赏,“条条大路通罗马,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其实这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去挑战自己,和最爱的人一起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作为泥塑手艺人中的年轻一辈,这对小夫妻对父亲留下的这门传统手艺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比如在颜料的使用上,原来的泥塑彩绘用的都是油漆,时间久了就会开裂,而现在的颜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配方调试出来的。在这方面,学服装设计的朱悦就有了大大的用武之地,凭着对色彩的极度敏感,现在他们泥塑人物的彩绘色浆全部都是她亲自调配出来的。

  “我想我是天生适宜农村和泥巴的”

  正在凋零的乡村,古老悠远的文化,渐渐失传的手艺,在时代滚滚潮流的变迁中,很多东西已经物是人非,没有了故乡的人们,又要到哪里去安放自己的灵魂?

  做泥塑这一行,脏累不说,还必须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毕业后,跟着父亲一起为博物馆和大小庙宇制作各类雕像和神像,提供造型、挰像、上色、装金等“一条龙”服务。一年四季时常奔波在山里,吃住都在庙里,许明笙却乐此不疲。

  “我是一个一旦工作就非常专注的人,其他任何事情我都会放在一边。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因为有朱悦的陪伴,我一点也不觉得寂寞。乡村的环境空气都很好,乡民也很淳朴,每天和他们相处,心情很愉快。”

  “我不太喜欢城市的生活,喧嚣浮躁,狂热又躁动不安。我想我是天生适宜农村和泥巴的,只要手上沾满了泥巴,心里就觉得踏实和满足。”手里拿着一大坨泥巴正在给架子上泥的许明笙,果然眼里满满的都是对泥巴的深情。“现在很多人都想一步登天,寻找一些能快速发财的项目和机会。可我觉得,什么行业都是好的,只要有一颗认真的心去对待它,每一个行业都不会辜负你,你都能得到你想要的价值感。”

  为了让父亲的泥塑事业能继续得到挖掘保护和传承,许明笙整理了50多页的资料和图片,将父亲的泥塑技艺申报了浙江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还有一个梦想,要在家乡建一座泥塑博物馆,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在匠人这个词其实是有些泛滥了,到处都拿它去贴标签,哪怕街上贴个膜都能被称之为匠人。”在问及许明笙觉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匠人的时候,许明笙有些哭笑不得:

  “我最欣赏的是日本的匠人,和他们比起来,我觉得自己相差甚远。他们耗尽一生心血,一生只做一件事,不为世俗目的,对每一个细节都投以十倍的认真执著,这才是真正的匠人。”

  “真正的匠人,是发自内心的敬畏,是能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择一事,终一生。我慢慢做吧,时间会证明,我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匠人。”

  是啊,专注地做着这些内心热爱的事业,至少,是对得起光阴岁月的,让木秀于林,让他们用一颗不争之心,慢慢成长为一位真正的匠人。(淡淡淡蓝)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