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稻穗低垂,痛别农田院士
//www.workercn.cn2017-08-10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朱英国院士生前工作照

  半个世纪,一只“水稻候鸟”不知疲倦地奔波田间地头,追逐水稻育种的春天。如今,这只“候鸟”静静地停下了脚步,永远告别了他所钟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昨日,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先驱和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78岁的朱英国院士在汉病逝。珞珈山上,师生们沉痛悼念这位可敬的农田院士。许多人纷纷在网络上表达哀悼之情。

  一生惦记粮食安全

  年轻时代的朱英国,心中埋下一粒梦想的种子:要当农业科学家,为天下苍生饥寒终身奋斗。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对农村、农业、农民满怀深情,希望能为三农事业尽一份力。

  沐浴着一年又一年的风雨,梦想的种子萌芽、拔节、抽穗扬花。

  朱英国研究的红莲型,与袁隆平研究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水稻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为了“楚国种,天下种”的宏愿,他带领团队,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选育的一批杂交稻新品种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惠及众多农民朋友,还走出了国门,楚国“红莲”香飘天下。

  2013年7月,在武大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查看水稻长势,向朱英国了解水稻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情况,殷殷寄语:“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各位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当时的照片一直挂在朱英国办公室的墙上,总书记的嘱托他牢记在心。即使在与疾病斗争的3年里,这位古稀老人仍坚持下田、在实验室埋头研究。

  朱英国一直坚持写工作日志。从他近年的日志看到,他几乎每个双休日都仍在工作,与别人交流谈得最多的也是红莲型杂交稻的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

  今年5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欣喜地说:“按照总书记‘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指示,我们利用鄂州实验基地做好科技兴农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去年,三个新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已在全省推广。”就在4月,他还在像往年一样,不辞劳苦地奔赴海南基地进行研究。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