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屠鹏飞:“肉苁蓉之父”的科技路(图)
//www.workercn.cn2017-07-13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屠鹏飞(左)和博士生在于田县检查管花肉苁蓉的结果情况。

  屠鹏飞是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然药物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沙漠植物肉苁蓉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不仅挖掘出其巨大的药用价值,还解决了肉苁蓉的人工种植技术。

  为了寻找肉苁蓉资源,从1990年开始,他不辞辛劳,二十多次深入内蒙古西部、新疆南北疆的沙漠地区进行资源调查和生物学研究,足迹遍布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等,经常吃住在沙漠之中。

  为了解决肉苁蓉的人工种植问题,屠鹏飞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郭玉海教授等研究人员组成协作组,联合攻关,解决了寄生植物大规模种植的关键技术,并在新疆于田县建立研究所和示范基地,免费对当地农牧民进行技术培训。

  为推广肉苁蓉的种植技术,提高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对发展肉苁蓉生态产业的认识,从2000年开始,屠鹏飞多方筹集经费,连续组织在肉苁蓉主产地新疆和田、内蒙古阿拉善盟、磴口县召开学术研讨会,至今已召开8届。

  十多年来,在屠鹏飞及其协作组坚持不懈的推广下,已在阿拉善盟、和田等地种植肉苁蓉及其寄主梭梭、柽柳75万亩,治理了大片沙漠。他也因此两次被邀在国际沙漠化论坛上做主题报告。

  为全面提升肉苁蓉生态产业,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民生,2012年,屠鹏飞以北京大学为牵头单位,申请并获得国家首批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支持,在国家级贫困县新疆于田县进行管花肉苁蓉大规模高产稳产技术推广。

  为了做好项目的实施,屠鹏飞每年六七次亲临于田县,培训管理和技术人员,选择种植基地,指导农牧民接种、田间管理和采收。在他及项目组的积极工作下,三年来他为于田县培训管理技术人员115人次,重点培养技术骨干20人,培训农牧民3000多人次;建立管花肉苁蓉种子基地4300亩,免费为农牧民发放优质种子9吨;建立高产稳产示范基地5000亩,亩产达到300千克以上;对9万亩低产基地进行了全面改良,年产量由改造前的18千克/亩提高到100千克/亩;结合沙漠治理,新建基地8万亩,亩产超过100千克,成为国际上寄生植物大面积种植并获得高产稳产的典范。

  项目的实施,累计治理沙漠17万亩,为于田绿洲构筑了一道牢固的生态屏障;累计生产鲜肉苁蓉29095吨,实现经济效益25050万元,种植农牧民平均每户新增收入7.74万元,创造了南疆地区精准扶贫新模式。

  屠鹏飞还积极为当地引进企业投资,促进和田地区肉苁蓉产业的发展。鉴于屠鹏飞对新疆和田地区和内蒙古阿拉善盟生态、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获得和田地区科技特等奖,被业界誉为“肉苁蓉之父”。

  记者 盛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