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互联网深刻改变文学
//www.workercn.cn2016-10-25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互联网为文学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手段,但归根结底,在电脑上写作与在纸张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用纸,用笔,一个人远离一切,静静地去写。我对纸张情有独钟,而且对墨水特有的清香,非常喜欢。”10月22日,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在黑龙江大学如此回答了科技日报记者关于“如何看待互联网技术与文学关系”的提问。

  10月22日,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应邀在黑龙江大学作“论今日之文学”演讲。勒·克莱齐奥1940年出生于法国尼斯,从1963年起从事文学创作,迄今已发表了《诉讼笔录》《战争》《沙漠》等40余部作品;2008年10月,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

  在当晚的演讲现场,克莱齐奥认为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文学。“通过互联网,文学作品得以跨越国界,极大改变了文学语言的意义。文学作品上世纪70年代是建立在稳定不变的语言和固定不变的意义基础之上的,这些如今都遭到了质疑,一切都是不定的。”

  “文学有极大的可塑性是当今时代的突出特征,科技是原因之一。超级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文学对于整体文化的贡献。”克莱齐奥表示,科技和人文艺术应当相互融合。

  “中国文学是伟大的文学,”他还谈到自己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奇故事,在小时候就读过英文版的《西游记》,也非常喜欢作家老舍和毕飞宇。

  在演讲的提问环节,有提问者就文学教师应如何研究文学进行发问。克莱齐奥说:“如何教好文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爱语言。爱语言是通往文学的途径。”他也就如何教文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不如反过来,从当代开始讲,因为当代最接近我们。

  “批评家和作家之间,可能有种不和的东西”,但他又认为,作家需要努力使自己的想象力与思维结构适应当代社会,“让批判精神成为所有写作的前提。”

  演讲中他还向哈尔滨这座城市致敬,在上世纪初接纳了被迫害的犹太人,关注和接纳受难者。在他当年的很多作品中,也把目光投向了犹太人、印第安人这些边缘人群。

  “海水把这部书当中的信息,带向世界的另一端和时间的另一头。”他将文学比作海洋,每部书和手稿,都仿佛一只漂流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