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揭秘河北“追星人”
//www.workercn.cn2016-01-28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个传承60年的“追星梦”

  “一提到天文,可能大部分人先想到的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而很少有人了解我们河北已有60年历史的天文学教研工作。事实上,河北师大是全国第5个拥有天文学硕士点的大学,也是第6个可以招收天文方向博士生的大学。”谈及河北天文工作的发展情况,杨大卫自豪地表示,作为在河北省最早开展天文工作的高校,河北师大与天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早在1956年,河北师大校址还在老校区时,为方便师生开展天文观测工作,学校就购入了一台在当时较为先进的德国蔡司63mm赤道式折射望远镜。

  上世纪70年代,河北师大葛蕴藻教授、冯麟保教授等与北京师大天文系、南京大学天文系、内蒙古大学物理系开展合作研究,在中子星和宇宙学等领域发表一批高水平成果,培养了一批高质量人才。1979年,河北师大成为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的全国首批理论物理硕士授予点之一。“当年招收的3名研究生均为天体物理方向,后来他们也都在天体物理领域取得了不错成绩,其中两位成为博士生导师。”杨大卫介绍。

  东苏勃虽然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但是他真正步入天文学的殿堂,却同样离不开河北天文研究薪火相传半个多世纪的这段“前缘”。

  1997年,东苏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石家庄一中。高中时期,东苏勃开始展现出自己在天文方面与众不同的天赋和品质。

  “低调、踏实、懂礼貌,但不太起眼,不是锋芒外露的孩子。”2016年1月21日,曾任东苏勃班主任的刘希贤告诉记者,他是从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开始带东苏勃的。“那个班的高考成绩十分突出,还产生了一位河北省理科高考状元,在众多‘学霸’中,得过全国物理和数学奥赛一等奖的东苏勃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但他的钻研精神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喜欢琢磨,在学习上总是刨根问底。”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东苏勃结识了杨大卫。

  “那时候,我除了做师大的天文学教研工作,也经常去一些高中做天文科普讲座。在去一中做讲座时,我认识了东苏勃。”杨大卫回忆,“但真正了解是在他参加物理奥赛后。奥赛的内容有一部分是天文知识,我记得有一个学期,他几乎每周末都要去我家,与我讨论天文方面的内容。”

  “东苏勃的探索精神和思考能力很强。一般的爱好者往往只对美丽的星空和罕见的天象感兴趣,他却对天象背后的物理原因和本质更感兴趣。”从1984年起就在河北师大开设天文学公选课的杨大卫拿出一本已经泛黄的《普通天文学》,“这是我当年编写的大学本科天文学公选课教材,当时很多选课的本科生都不一定有毅力学完,可正上高中的东苏勃两个月就把整本书啃下来了。”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