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揭秘河北“追星人”
//www.workercn.cn2016-01-28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群从哈雷彗星开始追梦的孩子

  许多伟大的成就,往往发轫于童年的点滴兴趣。对今年年仅34岁的东苏勃来说,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80后,生长在石家庄的东苏勃从小就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小学时第一次从科普杂志上了解到天文知识之后,东苏勃便被头顶上的星空和它背后的秘密所吸引。

  东苏勃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很支持儿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很快,东苏勃就拥有了第一台简单的天文望远镜。

  “那时候他就常带着我们院子里的小伙伴一起用望远镜看星星,还经常向我们指出星星的名字。”东苏勃儿时的一位小玩伴回忆。

  初中时,东苏勃对天文的兴趣更加浓厚,自学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他开始经常往石家庄市青少年宫天文馆跑。

  “当时,市青少年宫天文馆是全市天文爱好者的聚集地,经常组织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和讲解,有很多中学生参与。”石家庄市资深天文爱好者、时任该馆辅导员刘辉告诉记者,“石家庄业余天文爱好者真正形成规模,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的。那一批以中学地理老师为主的天文爱好者在石家庄掀起了天文热,也给年幼的我和很多同龄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刘辉回忆说,1986年,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哈雷彗星重返地球,对民间天文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时著名的科普期刊《少年科学》《科学画报》等都大量介绍天文学知识,正上小学的我还和小伙伴们到处购买望远镜配件、自己动手做简单的天文望远镜。”

  1988年3月,石家庄市青少年宫天文馆建立。“对我们这些小小天文爱好者来说,这就像是找到了组织。从此我们每周都要去天文馆学习仪器使用,参加天文观测。”刘辉说。

  在那个信息沟通尚不发达的年代,经过几年天文观测实践、成为馆内天文科普辅导员的刘辉和同伴们,坚持每月给香港、澳门、南京等地的天文馆写信,再把通信获得的最新天文资讯编印成科普刊物,发放给新加入的小天文爱好者。

  拿到刘辉他们编印发放材料的新一代初中生学员里,就有比刘辉小6岁的东苏勃。“因为东姓比较少见,从一开始对他印象就很深。”但在刘辉的印象里,后来长到1.9米的东苏勃,当时还是个不高、不太爱说话的安静男孩。

  “就像巴西一代又一代庞大的‘足球人口’最终积淀出一位又一位足球巨星一样,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科学爱好者’的积累。”在刘辉看来,几年后东苏勃脱颖而出、步入专业天文学研究的殿堂,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结果。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