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这么多个“没想到”让日子就剩下乐呵了
//www.workercn.cn2017-09-28来源: 大连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讲述人:张希国(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棋盘村居民)

  我今年66岁,如果倒退回10年前,我怎么也想象不出现在的日子。那时候一家人守着几亩地,整天想着怎么能多挣点钱。拿什么给儿子结婚就是心头最大的担忧。现在,每天就是想着怎么吃得健康点,怎么和老邻居一起活动活动,我们都开玩笑地说:“现在真是每天就想着吃喝玩乐了。”

  这所有的“没想到”都得从我们上楼说起,从我们成了新市民说起。2005年开始,甘井子区推进城市化进程,我们就听说可能要动迁上楼,当时很多人不愿意,一方面担心上楼自己能不能习惯,另一方面是觉得没有地就没有了收入,以后吃喝怎么办。从2007年开始,村里开始不断给我们宣讲政策,让我们知道为啥要上楼,上楼以后什么样。慢慢地心里就有了底。那时候,儿子还念高中,我们原来住着几间瓦房,一直盘算着将来儿子结婚得盖个耳房,而且一年几千元的收入供孩子上学压力不小,那时候邻里邻居遇到,就是在一起说说有啥方法能多挣点钱。2011年,我们家正式搬到了居民楼里。按照当时的政策,家里分了4套房子,加起来300多平方米,现在我和老伴自己住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准备留给儿子结婚,一套90多平方米的留给了姑娘,还有一套60多平方米的打算出租。上楼以后,村里给我和老伴都办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每年每人还有1000元的生活补助,一年我们能有5万多元收入,逢年过节,村里给的米面油基本就够一年用的了。不久前,听说村里集体经济股份制的事儿又有新进展,以后我们村民还能拿到分红,这样的日子以前都是不敢想的。

  记得刚上楼第一年,邻居们还和在农村一个样,储存冬菜,大缸小缸的,现在没有人再这样了。这5年,我们不仅上了楼,整个生活方式也变了。现在,每天一早开始,小区里各种晨练队伍就开始忙乎了,一直到晚上,每个社区还有自己的活动室,想在里面看书、打牌、下棋都行,上楼前我们一般就和自己大队的人来往,现在一个村里的人都熟。每天,天南海北啥都聊,不再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了。不久前,村里还建了居家养老平台,给大家提供一日三餐,不想下楼的还给送家里,好多老人都在这吃饭,多方便,有时候,几个老邻居还凑一起聚个餐。以前,村里的矛盾主要就是谁养老人了谁不养了,那时候老人生个病上医院都得考虑再考虑,怕给儿女添负担,现在不少人没事还出去疗养呢。现在儿女生活也好了,老人自己也有钱能照顾自己了,很少听说哪家还有啥矛盾的。我觉得,现在,在棋盘村最幸福的就是我们这些老人,没想到老了有了退休钱,没想到能上楼住,没想到有病能随时治,更没想到不但老有所养,还老有所乐,日子就只剩下乐呵了。(本报记者 刘湘竹整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