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与“高原精灵”的亲密邂逅(图)
//www.workercn.cn2017-08-16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与“高原精灵”的亲密邂逅

三位野生动物保护人员的故事

上图:7月16日,吴永林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庇护所的帐篷前观察普氏原羚奔跑状况。  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中图:刚察县海滨藏城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准备打捞搁浅的湟鱼(6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博摄

下图:这是青海省格尔木市巴乐格图村青格利家的马群和藏野驴(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炽烈的阳光为青藏高原褪去了冰冷的“外衣”。在这个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野生动物显得异常活跃。

  共享一片草原的高原人,与这些精灵之间会有怎样的亲密邂逅?这里记录了三位身份不同的人,“意外地”融入野生动物的生活里,体验它们的“苦”与“乐”。

  普氏原羚的“守护神”

  在青海湖畔的草滩上,一只体态略显臃肿的普氏原羚慢悠悠地来回跑动。怀胎六月,分娩的日子终于到了。

  作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员,吴永林用望远镜观察着这只普氏原羚的一举一动。他皮肤黢黑,身材偏瘦,年过半百的阅历藏在深深的皱纹里。

  这只母羚是第一次产羔。吴永林看到它的身体在颤抖,眼睛里的神情满是痛苦。经验告诉他,普氏原羚可能遇到了难产。

  吴永林小心翼翼地靠近它,然后匍匐在地,缓缓爬过去,跪坐在原羚身边,观察“产妇”的一举一动,眼神里充满期待。

  他用手抓住已露出的小羊羔的腿,轻轻地一送一拽,不一会儿,小羊羔降生了,悬着的心也落地了。因为常年的友好相伴,这只母羚没有反抗。

  小家伙湿漉漉的,娇小的样子惹人生怜。吴永林把脐带等处理好,然后把小羊羔的头放到母羚怀里,看到小家伙吃到了第一口奶,吴永林便又小心翼翼地退着离开。

  不断地跌倒、爬起,小羊羔打直了两条前腿,随后缓缓挺起身躯,后腿虽不能完全笔直,但在摇摇晃晃中最终站了起来。

  吴永林咧嘴笑了,然后钻回帐篷,在自己的记录本上,写下:7月25日,“高原”(给小羊羔取的小名)出生。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曾活跃在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普氏原羚销声匿迹。青海湖周边区域,成为它们最后的栖息地。

  上世纪70年代,普氏原羚仅有百余只。随着保护力度加大,这一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恢复到近1500只。尽管如此,数量仍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从2004年起,吴永林就和普氏原羚打起了交道,并申请到一块3000亩的草场作为庇护所,主要救助那些因跨越草场网围栏时受伤,或失去父母的普氏原羚。

  本来去年就可以过上在家赋闲的生活,但为了带徒弟,吴永林延迟了退休。

  在这片草原,救护和繁殖的普氏原羚数量从无到有。今年仍有31只在这片草场栖息,其中13只有产羔迹象。待它们身体恢复后,将放归自然。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吴永林会在湖边搭起帐篷,顶着烈日凛风,伴着星空露水,待上近一个月,悉心守护着它们产仔,防止出现难产或天敌伤害。

  在绿色草场与蓝色湖泊相接的地方,孤零零伫立着的这顶帐篷,日月起落间,恍如与世隔绝。

  晚上九点夜幕降临,吴永林躺在帐篷里,闭上眼睛。不一会儿,便听到普氏原羚的脚步声,它们围着帐篷跳跃奔跑。有的甚至会凑过来,用头顶一顶帐篷,砰砰砰的声音,让吴永林差点笑出声来。

  吴永林说,普氏原羚天生胆小,常人无法接近。他也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才逐渐“混熟”。这种非常态下的“亲密”来自友好的陪伴,普氏原羚在他眼里已如亲人一般。每次看到母羚顺利产仔,他心里明白:地球上又多了一个小精灵。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