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4小时,不敢多喝一口水
//www.workercn.cn2017-07-21来源: 劳动报
分享到:更多

  持续“高烧”的上海,不仅是户外工作者挥汗如雨,在有空调的室内,很多岗位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据最新统计,上海多家医院日门急诊量已破万,全市21万医务工作者进入全员“战高温”的状态。

  在高温中坚守医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劳动报记者昨天一早赶到华山医院实地感受。4个小时,打开的水瓶来不及摸一下,说话说到累瘫在椅子上……由于病人实在太多,接诊医生根本无暇回答记者提问。

  7:30:嘶哑的嗓音叫号不停歇

  自进入高温季以来,华山医院每天门急诊量都超过11000人次,仅皮肤科单日接诊量就有5300人次。昨天7点半,当记者抵达医院时,候诊大厅和走廊上已经挤得水泄不通,站在自动扶梯上,满眼只见黑压压的人头。

  “按规定8点开诊,很多病人6点半就到,我们社工部7点钟就上岗了,每个楼面都提供导诊,帮患者在机器上挂号。”医院负责人告诉劳动报记者,天气越热病人越多,不及时引导疏散,会造成短时间内大量人流积压。为了增派人手及时缓解排队压力,20多名医务职工的子女也赶来担任志愿者。

  7点50分,开诊在即,不少心急的患者一下子涌入区域分诊台。当班护士操起大喇叭,“1号2号3号病人到这里,4号5号6号站在这边。”听到叫号,不断有新来的病人试图直接往分诊区挤,期间,大喇叭的呼叫几乎没有中断过,无论怎么推搡,手持喇叭的护士始终站在分诊“临界线”上,用身体和嘶哑的声音维持着人群的秩序。

  8:20:这里就像一场“肉搏战”

  8点20分,记者终于冲出人潮,来到消化内科戎兰副教授的专家诊室。

  “你从外地来?查肝功能不能当天拿结果,能等吗?”“其实你们老家市级医院验血完全可以,没有必要在上海住那么贵的酒店啊。”“你希望好吗,想的话戒烟戒酒,不喝浓茶咖啡不吃刺激性食物。”“症状不明显,现在没必要吃药,记得每年复查一次胃镜就好了。”50岁的戎兰语速快,吐字清晰。她正耐心地向一个温州病人解释“为什么不给他开药”,诊室门不时被刚刚赶来加号的病人推开。

  气温一高,消化道和情绪也容易“中暑”,消化门诊在这段时间特别“火”。

  “阿姨,天噶热,你配药以后可以去社区,这里人多吃不消的。”戎兰送走一位82岁的老人,终于得空拿起桌上的纸杯咖啡喝上一口。记者马上抓住机会提问:“是不是看门诊的时候一直这样不停讲话,就像开机关枪?”还没等她回答,下一个病人已经坐到了对面。女病人生完孩子后一直拉肚子,每天两次大便,持续了8年。她坚持认为自己的腹泻可能是癌症,但肠镜检查显示没有任何问题。“真的没有器质性疾病,这是典型的肠功能紊乱。”“可我肚子痛,头痛,浑身难受,脾气越来越不好,连水果都不敢吃,不能久站,一站就累……”“有问题的腹泻,水要占到70%至80%,可能还有细菌病毒感染,你的报告正常,一天2次也很正常。我们推断一个疾病,从张三要能推理出李四,症状间有彼此逻辑关系。我真的认为没有大问题,有些药可以帮到你,但更多靠心理调整。”足足解释了5分钟。“这么跟你说吧,拉的多的人一般得肠癌的机会可能还少一些。”听完这话,病人终于笑着出了门。

  从8点20分到9点20分的1小时中,戎兰一共接诊了10个病人,不停说了58分钟,剩下支离破碎的大约2分钟里,只和记者说了两三句,喝了一口咖啡。她总计三次起身开门叫号,其余时间都趴在桌前,两个胳膊支撑着桌面,“老吃力,这样撑着舒服点。”

  记者递给戎兰一瓶水,并帮她把瓶盖打开。然而,直到4小时后门诊结束,她都没有碰一下水瓶。旁边的护士说,她不敢喝水,一喝就要上厕所,病人就来不及看。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