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孟向明:爱“找茬”的油井大拿
//www.workercn.cn2017-07-1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24年来,孟向明获得42项国家专利,累计创效8000多万元

【身边的大国工匠】爱“找茬”的油井大拿

中工网记者 丛民 中工网通讯员 马俊松 杜琳琳

孟向明正在试验改进抽油井自力式紧盘根装置。中工网记者 丛民 摄

  62张草图、350页笔记、600多组数据、23个月的呕心沥血,熬出来一套“抽油井自力式紧盘根装置”。说起自己最新的技术革新成果,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草西采油管理区采油高级技师孟向明颇为自豪。

  这是他参加工作24年来完成的第42项国家专利。截至目前,他先后完成创新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余项,4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解决生产疑难问题265项,累计创效8000多万元。

  孜孜不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采油工人,光有管钳、扳手等操作工具还不够,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利器”。

  1993年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孟向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知识、练本领,在工人道路上走出自己的精彩。

  于是,利用休息时间学知识成了孟向明的家常便饭。为了不打扰室友休息,他常常躲到门口就着屋檐下昏黄的灯光学习、或是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书。一顶蚊帐和一个塑料小风扇,见证了他的学习过程。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他埋首于班组的每一件工作之中,井上有活儿总是主动请缨,争取动手实践锻炼的机会。同事们开玩笑说,最喜欢值孟向明后面那套班,因为前一天他带人把活儿干完了;最怕和孟向明一起值班,因为他整宿带人忙个不停。

  多学多干中,孟向明把地面采油设备知识嚼碎了、咬烂了,消化在脑子里。这为他的创新之路打下良好基础,他首次主持实施的“优化掺水系统运行参数”项目,就使草西油区日掺水量从1600立方米下降到1000立方米,节约改造费用近千万元。

  精益求精

  同事开玩笑说,孟向明爱“找茬”,总喜欢在井场转来转去找问题。

  实际上,研究解决生产难题,已经成为孟向明的习惯。

  紧盘根是传统生产模式下采油工每天巡线都要进行的工作。3年前,油田推行四化建设(标准化设计、标准化采购、模块化建设、信息化提升),实现油温、压力、量油的远程采集,人工巡井即将被电子巡井所取代,敏锐的孟向明发现了问题:“如果紧盘根工作不能实现自动化,在人工巡井转为电子巡井之后,紧盘根谁来干?”

  孟向明寻思着,要彻底解放人力,跟上“四化”的生产节奏,紧盘根问题就必须解决。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解决紧盘根动力的问题上,他卡住了。如果使用电力,给盘根盒装上电机等一套设备,就需要达到防爆要求,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另一个途径是通过机械装置解决,可他苦思良久,没有头绪。

  一天,他在家开红酒,开瓶器旋进去把软木塞带了出来。他猛然惊醒:“这不是跟盘根盒一个道理吗?”他找到了灵感,钻进书房查阅相关资料,跑去大学找专家测算参数,解决了“抽油井自力式紧盘根装置”的动力问题。

  2004年,孟向明为了解决更换电机皮带轮费时费力的问题,研制发明了皮带轮拔出器,将三四个人忙活一两个小时的活,变成一个人10分钟完成。

  即便如此,孟向明仍放不下心来。2014年初,为了满足新型电机的特点和需求,孟向明牵头带领油田20余名革新能手,对8个不同类型的拔轮器取长补短,根除老式拔轮器的技术缺陷。他扎进繁琐的工作中,跑现场、试材料、验效果……加装防坠落安全链,增设液压动力,材料强度、热处理工艺升级的新型拔轮器研发成功后,年创效100余万元。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