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青年职工在航天追梦中留下奋斗足迹
//www.workercn.cn2017-07-12来源: 劳动报
分享到:更多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有一群平均年龄33.5岁的青年测控团队,他们用坚守使命、勇于创新、严慎细实、踏实可靠定义青春,在航天追梦中留下奋斗的足迹。

  李晓明:牵风筝的设计者

  如果把航天器比作风筝,那么天舟一号任务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晓明,就是风筝那头擎线的人。

  他所在的上行控制岗位,主要负责飞船控制、上传数据和状态管控。从飞船发射起飞后,就需要向飞船上传实时数据,飞行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有上千组数据,每一组数据里都有几百个参数,每个参数里又有各自必要的控制效果……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一旦上传数据出现毫厘之差,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事故。

  三年来,从启动天舟任务准备开始,到方案设计、状态协调、对接联试、会签确认……天舟的每一步背后都饱含着李晓明心血的付出。前不久,天舟一号刚刚完成推进剂补加后,他又继续投入到独立飞行段载荷体试验的工作中。

  天舟任务执行前,李晓明的孩子被开水烫伤紧急送往医院。赶到医院后,他看到孩子身上缠满纱布哇哇痛哭的场景,心痛不已。可在天舟任务执行当天,他又坐在自己上行控制岗位,圆满完成了任务。

  “组织知道我的情况后,对我已经非常照顾,我很感激。但是天舟也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为它送行。”32岁的李晓明说。

  王兆岩:爱创新的软件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王兆岩,在天舟任务中负责给他自己研发的天舟补加显示系统做实时监控工作。

  这项显示系统的开发,填补了北京飞控中心技术空白。

  接到制作显示系统这项任务时,离天舟任务执行不到2个月,王兆岩怀着忐忑的心情受领任务。

  开发补加显示系统,并不像实时动画操作那么简单,需要对实时接收的遥测数据进行监控,并设计补加系统物理模型,规划制作开阀门动态液体路径等,这都需要王兆岩对任务非常熟悉。

  王兆岩并没太多的实操经验,但他凭着积极创新的劲头,设计出了推进剂补加显示系统,并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这项耗时两个月完成的推进剂补加显示系统,只是王兆岩软件支持工作中的一项。如今,中心正在进行的软件三代平台的研制与开发、大数据平台制作等,仍需要他慢慢摸索。

  28岁的王兆岩说,因为喜欢,他希望尝试更多;因为挑战,他愿意在经得起摔打的年纪创新不停,扬起逐梦航天新征程的风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