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孙连会:专治“疑难杂症”的“油井大夫”
//www.workercn.cn2017-02-04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专治“疑难杂症”的“油井大夫”

华北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作业大队井下作业工孙连会

  人物名片

  孙连会,51岁。自1984年9月参加工作,在华北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工岗位一干就是32年。32年一线工作经历,孙连会练就“眼锐辨风险、脑勤有对策、手巧出成果、心诚带高徒”的绝活儿。

  作为一名“油井大夫”,32年来,孙连会在野外油井间穿梭奔忙,完成各类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成果170项,目前已有86项专利获得授权,累计创效3000余万元。先后荣获河北省“能工巧匠”、“金牌工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人物速写

  他自称“油井大夫”。每一口井都有自己的脾气、性格。油井“闹病”,症状虽同,但病因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需要凭借经验、技术、眼光去判断,对症下药。

  已至不惑之年的他,从事“油井大夫”已经32年。在这个业内公认脏、累、苦、险的行当,32年来,他一直醉心琢磨如何改进修井工具,根治油井“疑难杂症”。

  斑白寸发的他,如今平均每月申报一项专利。独立或带领团队完成170项发明创造、极具经济价值的103项创新成果申报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职务专利,推广应用于油田生产实际。

  常年野外作业、肤色黝黑的他,练就发现油井症状的“火眼金睛”,快速“手术”处置技艺。至今他所带班组14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或事件,近10年连续施工1300多井次无一返工井或返工工序。

  他就是孙连会,华北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井下作业工。

  1 11年打造环保修井神器“套装”

  “油田是我成长的沃土,我的成果就要报答企业。”

  ——孙连会创新语录

  时值隆冬,雾霾“如期而至”。灰蒙蒙的天,显得格外阴冷。哈了哈手,身着蓝色冲锋衣、登山靴,一头斑白短发的孙连会愈走愈近。肤色黝黑、孔武有力,厚实的双手磨出一层茧子,跟想象中的一线油井作业工形象差不离。

  走进孙连会的办公室,随处可见油井各类零件、管钳、卡尺。书桌上一叠技术图纸,毛了边、写满字。桌旁一摞《修井测试增产技术手册》等专业书籍,看起来有些年头,纸张略微发黄。

  近年来,“清洁生产、环保作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工作的重点。而孙连会已经付诸实践11年,围绕解决井下作业现场污染问题,孙连会自2005年起,以至少一年一项成果的速度,进行环保生成系列创新:

  2005年,《削减井下作业施工重的污染源》,制作自动排污引流装置和接箍封堵装置,将起注液管柱污染源从源头进行控制。

  2008年,《削减通井刮削作业中的溢流污染》,解决了“通井、刮削”作业时,油管内水、油、砂、蜡下放喷出管口造成的油井周围污染,解决位于学校、民居、古建筑等区域油井无法施工难题……

  而在一系列环保修井创新中,“油管控流防污罩”是孙连会比较得意的作品。

  孙连会介绍说,以往修井过程中,抽油杆全部取出后,百余根十来米长的油管,里边存的油、气怎么处理?这是个难题。

  “油气排放时,有时压力大,喷出来后,修井工油污满身。就算流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孙连会说,“过去,有俩办法:作业工穿上雨衣挡一挡,边喷边干;另一个,挨个给油管加丝堵。”

  加丝堵,解决了喷漏油气的问题。但“后遗症”也让人很腻歪——实心金属材质的丝堵,一个重5斤,一口井需要使用百多次。且不说频繁安装的体力负荷,装好后,油管滴滴答答的排油速度也耗不起。“要知道,我们修井一天的成本就在一万元左右。时间上是真心等不起。”孙连会说。

  于是,琢磨一个听话的装置,根据油井作业工的意愿,控制油气排放时间、速度的想法在孙连会脑海中愈发强烈。

  这个类似“天方夜谭”的想法如何落进现实,孙连会自有妙计。

  “创新也是有路子的,空想不成。”孙连会解释说,“我们叫头脑风暴,大伙坐一块开始想。最后把每个人的想法汇集成亲和图,逐一分析可行性、操作性,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此时是2014年3月,经过数轮讨论分析,孙连会大致搭起了这个装置的蓝图。

  接下来,就要落到实物,检验效果了。此时,孙连会从废油管上锯下一个丝扣,花5元钱买了两个水暖弯头。这些毫无关联的物件听的人一头雾水。

  “我这个类似一个倒U型的物件,两个水暖弯头接起来,中间放个小球。原理很简单,起油管时,管内油气压力推着小球堵住出口,防止油气喷漏。油管起出来后,受油管内吸力,小球再返回去,使油气顺利排出。”孙连会说,“这要是到外边车间做一个这种东西,至少也得500元钱,而我一根锯条加俩弯头就搞定了。”

  锱铢必较的孙连会,接下来又碰到件窝心事儿,本就斑白的头发又白了许多。

  “井上实验了几次,效果时好时坏。”孙连会说,“每口井的地质条件、自身状况都不一样,有的井很顺利,但有的井效果就很差。”

  一连十多天,孙连会逮到机会就往油井跑。实验做了十几次,琢磨了十几天,不稳定的状况依然无解。“当时也愁啊,怎么都想不明白。”孙连会说,“有一天,我拿着装置,前后左右地看,突然想到,如果把装置‘放平’,让球在里边左右移动,肯定比现在上下移动省力。”

  一窍通、百窍通。按照这个思路,孙连会立即改装。“其实就是将之前竖起来的U型通道放平,方便小球根据管内压力左右移动,计算好球体大小,确保小球别挡住排气孔就行了。”

  2014年6月,改进完善的“油管控流防污罩”成功问世,并获得2015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年度成果一等奖。孙连会所在创新小组第4次获得“全国优秀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11年来,孙连会的15项环保生产发明成果串联起来,组成环保修井作业的系列神器。不仅消除作业现场污染,藉此完成低压井的不压井作业,单口井效益就在3万元以上。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