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朱良:地图人生(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1-24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痴迷地图35年,讲授地图26年,在地图世界里,他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朱良:地图人生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副教授朱良的办公室,就是一个地图世界。高毅哲 摄 

  每学年初,朱良都会举办地图藏品展。朱良供图

  学生结婚的礼品袋上印着九段线,朱良很高兴。高毅哲 摄

  朱良收藏的1937年版《中华建设新图》。高毅哲 摄

  从办公室来到另一间屋子,原本聊得兴致勃勃的朱良,突然变得轻声细语。不仅如此,这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的副教授,还放轻了脚步。

  这间屋子里并没有人。

  但是这间屋子里,又有朱良最亲密的“人”。

  他拉开外表已显陈旧的书柜柜门——依然是轻轻的,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把里面的物品捧出来。

  那就是他最亲密的“人”。

  那是一份份、一本本地图。最早的一本,出版于1884年,今年已经132岁。

  他双手抚过100多年前工匠雕版印刷的封面、内页,一直重复着几个字:“你看,太美了,太美了。”

  朱良,学习地理36年,痴迷地图35年,讲授地图26年。方寸之间,是他的世界,他的人生。

  图画比石头更有温度

  1980年,朱良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

  和如今很多学生报考专业的情形一样,朱良对这个专业其实一窍不通。上了一年学,面对一堆石头,朱良的内心是崩溃的。

  那时老师经常拉着学生们去野外实地考察。经过一年学习,对地质构造那些东西,朱良还是搞不太懂。有老师指点着,他还能分清哪些石头是什么地质年代的,老师一转身,立马两眼一抹黑。

  “地质构造上,需要积累的东西太多了。”尽管现在已经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的副教授,对当时的窘迫,朱良依然记忆犹新。

  转机在大二到来。那一年,专业开设了地图课,朱良很快被地图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密密麻麻的符号吸引。

  山川、河流、平原、城市,朱良的想象力随着地图的展开而延展。对朱良来说,图画比石头更具温度,更能为他的想象力提供现实的基础。他第一次对地理产生了兴趣。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