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展望:把“脉”交给他把笑带回家(图)
//www.workercn.cn2016-10-12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梅县区梅南镇乡村医生李展望。何森垚 摄

  穿梭于山林之间,出诊时不分昼夜。从医26年来,乡村医生李展望的足迹走遍了梅县区梅南镇145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村庄,全镇15000多名村民几乎都曾让他把过脉。

  把脉、针灸、按摩、开中药,不同于其他乡村医生,李展望擅长的是中医理疗。“生病就找李展望。”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每次孩子感冒咳嗽,她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医院,而是找李展望,“吃中药对小孩的身体比较好,而且李医生的医术我也很放心。”

  实诚的性格和扎实的医术让李展望在梅南镇拥有不少“粉丝”。他不仅是最受群众爱戴的医生之一,还成为了梅南镇农卫协会会长。2016年,李展望被评为梅州市“最美乡村医生”。

  “邻家医生”:病人笑着走出诊所最有成就感

  秋日里一个平常的早晨,不到8时,46岁的李展望便打开了店门,整理一下工作桌,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望、闻、问、切,中医最重要的是‘察言观色’。”

  “将舌头伸出来。”李展望一边把脉,一边亲切地对着前来看病的小女孩说。她的妈妈正在与一位前来看病的熟人打招呼,“李医生待人随和,医术也好,孩子的一些小病小痛我都非常放心地交给他。”

  对于女孩妈妈的称赞,李展望腼腆地笑了笑,“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开几帖药按时吃就可以了,放心。”

  梅南镇的群众不仅对李展望非常熟悉,对他的为人和医术也赞不绝口。李展望的诊所开在梅南镇上的一个小巷子内,店面并不显眼,但是只要一问附近的群众“李医生的店在哪”,人们总能准确地告诉你。

  走进诊所,一入大门便可以看到坐在大厅右侧的李展望,他工作桌的前方放着几把长椅子,“这是专门给排队的病人休息的。”李展望说。随着农村医疗条件的提高,不少乡村医生的顾客都涌入了城区的医院与镇卫生院,但是慕名而来找李展望看病的病人却不断增多。

  “有长沙镇、水车镇、畲江镇等邻镇的村民,也有从丰顺县、平远县过来的病人,还有因为口口相传从珠三角、潮汕地区特地过来看病的外乡人。”李展望告诉记者,在发病高峰期,他常常连饭都吃不上,一整天都是围着病人打转。“最忙的时候,我同时给3个人进行针灸理疗,还得抽空看看其他病人,一天下来给20多个人进行理疗已经是极限了。”

  “每当看着原本满面愁颜的病人,笑着走出我的诊所,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李展望回忆起,之前一对特地从深圳赶来的夫妻,因为怀不上孩子在省内很多医院奔走看病却没有结果,来到李展望诊所的时候已经愁容满面。

  “不孕不育有很多类型,阴虚型、阳虚型、肝气郁结型等都有可能,必须认真询问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饮食习惯等细节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而后再慢慢调理身体,整个过程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李展望解释。

  幸运的是,通过李展望一段时间的中医诊疗,原本没有抱太大希望的两夫妻,也如愿以偿地有了爱情的结晶。

  扎根农村:承先父衣钵以医救人

  谈到如何与中医结缘,李展望表示,主要得益于父亲的启蒙。

  距离梅城18公里的梅南镇,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还属于一个偏远的山区小镇。40多年前,这里的曲径小道还没有铺设水泥。李展望还记得,只要有人上门,父亲就会拿起简单的医疗包,抓起手电筒,一路穿过凹凸不平的泥潭水坑,上门为村民看病。

  “小时候我看到父亲为村民看病的情景,觉得非常神奇,为什么原来表情痛苦不已的人,吃下了父亲给的几粒药之后,便可以得到缓解,过几日后就活泼乱跳了。”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李展望在很小的时候,便立志要当一名受群众爱戴的好医生。

  1988年,18岁的李展望报考了中医职业技术学校,取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要获得高超的医术除了理论的积累,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学成归来后,李展望认真谨慎,虚心学习,很快工作就得心应手,跟着父亲攀山越岭,扎根山村,为群众看病。

  几十年里,李展望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在无数个夜里翻山越岭徒步走上好几十公里。李展望认为,“一个医生要取得病人的信任,靠的是高超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

  父亲去世后,李展望继承其衣钵,选择在中医的职业道路上继续前进。为更好地提高为村民提供治病健康的服务,不断提高医技水平,他还先后参加了全日制的中医中专学习、参加了广州中医大学中西结合班的函授,并在去年考取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通过进修学习,李展望开展了中药、针灸、按摩等中医特色的诊疗服务,如颈、腰椎病的针灸、推拿,中风后的康复治疗,老年人的中药疗法等,为村民的中医诊疗提供了方便。“中医学虽然博大精深,知识体系复杂,但是学好了后能造福于民,不需要依赖先进的仪器与设备,也能找到病人的症结所在。”李展望说。

  博览医书:做积极进取的“老学生”

  “这里还有这几本书非常难懂,我经常要捧着字典一边看一边查找解释。”李展望又从椅子背后的小书架上拿出了诸如《康熙词典》《易经》《黄帝内经》类别的书,“在家里,有关医药的书籍可能有好几大箱子,我看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学识还处于皮毛阶段。”

  在李展望的工作桌上,除了一些看病所需的物品之外,还放着几叠厚厚的资料与书籍。“这是我这段时间要看的书,另外还有几本我做的笔记。”翻开李展望的笔记本,可以看到里面每一页工工整整的字迹,有的是对古代中医记录的解释,有的是自己看书后的一些理解。

  工作之余,李展望便坐在书桌前,捧着一本书一看就是一整夜。“睡觉的时候,还常常在梦里思考自己看得不懂之处,或者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一醒来又开始继续学习。”今年已经46岁的李展望,每天学习、阅读的时间丝毫不输于大部分学生。

  “去年,我还和一群应届大学生们一起参加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李展望笑着说,“我的目标是能够进镇里的医院上班,这样一来,随着接触的病痛种类更多,我的进步空间也就越大。”

  李展望告诉记者,他希望自己的医术提高之后,周围的村民看病便可以更放心地找他,基层看病治病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我们这个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上万的镇里,只有一个卫生院和7个乡村医生,要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路还很长。”(记者 黄思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