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郝守军:在解决执行难中有所作为
//www.workercn.cn2016-09-28来源: 人民法院报
分享到:更多

  采风周刊:您在执行岗位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由一名普通执行员到副局长,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郝守军:我是1989年从事执行工作的。20多年的最大感悟就是始终抱着公正司法的为民初心,办案讲良心,办事多积德,常算良心账,多干积德活,这样才能问心无愧,坦荡做人。执行难虽然是执行工作的最大困扰,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解决办法。只要把有关执行法律法规理解透、运用好,把为百姓办事当做良心账、积德活去做,大多案件会迎刃而解。

  采风周刊:在工作和生活中您是怎么理解良心含义的?

  郝守军:做人讲良心、做事讲积德是我的人生信条。这与我父母从小的教育分不开。我父亲解放初17岁就从张家口农村参加革命,转战南北,到地方后长期在大学工作。母亲是大学一名后勤人员,一直从事财务工作。自我参加工作开始,他们就常教育我,做人要讲良心,做事要多积德,不做有损老百姓利益的事。我父亲常讲,不合法的事,就是你爹我让你办,都不能办,中国的老百姓厚道,你要为他们办事情。我必须凭着良心去公平公正地办事,让老百姓该得的,要得到,对那些不当得利者,坚决让他失去,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采风周刊:您是怎么把多达数百条的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司法解释、领导讲话熟透于心的?

  郝守军:如果一名士兵不知道手中武器操作规程,子弹一定打不上靶标。作为法律人不熟悉法律条文,不懂得立法本义,就一定是糊涂法官,更谈不上公明法官,所以必须把执行工作涉及的尤其是经常用的法律法规熟记于心。记得刚参加工作后,对常用的法律法规一个劲儿地背,直到逐条背下来,然后在办案中去琢磨领会,现在也坚持每天拿出些时间来学习法律业务知识。尤其是新修定和新颁布的法规,逐条学习记忆和理解。大家说我是法律条文的“活字典”,有点夸张,但是我的独门秘籍是每天记一两条,时间久了自然记住的就多了。

  采风周刊:您是怎么把自己在执行领域的“秘方”传授给大家的?

  郝守军:主要坚持落实学习制度和传帮带。在要求执行人员搞好自学的基础上,每周一在交班会时,组织大家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尤其是新的民诉法司法解释和执行的新司法解释;每周安排一名本庭人员就一个或两个法律知识点,结合案例进行授课,比如: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债务执行,如何追加一方为被执行人的问题及处理;对第三人到期债权协助执行的几种情况以及债权转让后变更申请执行人的必要条件等等一些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法律知识点,展开学习讨论,以此提高大家法律知识和执行实务能力。

  采风周刊:您对执行信访人来访必接,就不怕麻烦棘手吗?

  郝守军:多年的执行工作经验告诉我,凡是来访的,大多案件还是有问题的,或是有冤的,如果不去接、不去管,总感觉良心上过不去。处理执行信访是我庭的一项主要工作,我主动把自己纳入接访组,与大家一块接访,平均每天接待5至6人次;要说接访麻烦棘手,遇到上访人认死理时,可能需要反复释法明理,直到信访人明白为止。我还把手机号公开,逢电话必接,电话中能说清的在电话中答复,不能说清的约好时间接访。虽然说苦点累点,但良心上是个安慰,辛苦并快乐着。通过全庭人员不到一年的辛勤努力,解决了一大批信访案件,尤其是信访难案,极大地吸附了进京访,进京访数量快速下降,化解率直线上升,实现了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化解率100%。

  采风周刊:纠正错案往往要承担许多风险,您就没有顾虑吗?

  郝守军:干事就会有风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履行执行监督责任,必须具有担当精神。如果对于错误执行案件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视而不见,让老百姓继续在上访路上奔波,不但有损司法公信力,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心里不踏实。所以,我在工作中,对每一个案件坚持公正处理,不偏不倚,拿准了的,坚决纠正,该指定的指定,该撤销的撤销,必须还老百姓一个公道。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