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周若厅:这位师傅很“拽”(图)
//www.workercn.cn2016-09-2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图为周若厅挑选抢险使用的设备和耗材。

  在单位里,大家都管他叫“师傅”,虽然很多人并不是他的徒弟。

  他性子急,爱“骂人”。工作中看到“不入眼”的事,就忍不住会“骂”几句,甚至找领导拍桌子。

  他特“抠门儿”。工人出现场回来,把脏手套随手丢进垃圾箱,他却去捡回来洗干净,给车间里的工人接着用。 单位里的不少人说,师傅很“拽”。

  他,就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维抢修分公司电焊高级技师周若厅。

  (一)

  采访时,周若厅就很“拽”。

  一袭米色风衣、黑色西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安稳沉静地坐在会议室一角。身材瘦小的他,话很少,儒雅得像一位学者。但皮肤黝黑的他,又和“学者”、“专家”这样的称谓好像有点远。

  管壁3毫米厚的天然气高压管线,在不停气的状态下更换阀门,一旦操作失误,崩飞的管壁碎块儿比子弹杀伤力还大。而百分百准确无误地做好这些,是周若厅的日常工作。

  但话少的“周师傅”形容自己的工作时,用的比喻方法,让人瞬间能了解和理解他与工友们的工作——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我们要在保证病人心脏正常跳动的情况下,对人体血管进行封堵或者移植。你让人心脏停止跳动了,抽干血管中的血再去移植,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工作同样,如果把管线排空再去检修,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必须满气维修,否则就体现不出我们的价值了。

  2016年4月7日上午10时,山东某地一条原油管道卡球。抢险电话打到分公司。

  “这种垫子库房还有,多带几个备用。”“这个尺寸多少,量一下装上两台。”“叉车呢?先把这些工具装上。”“这是抢险,不能算经济账,安全第一位,用好的……”在车间里的周若厅,似乎变了一幅模样,发出一连串指令,语速极快。

  “师傅这时候最拽!”工友们说。

  “师傅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一旦有重大险情发生,师傅就要亲自上场。有他在,大伙儿就安心。”周若厅的徒弟、公司培训中心副主任魏兵说。

  其实,按照老百姓的说法,人家周若厅有“拽”的理由。 他首创的“小口径薄壁管道非焊接不停输封堵技术” 和“管道高压内窥镜探测打捞装置”等,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在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3000多套大型设备分布在国内8家分公司和国外的3家分中心,这些设备的资源分布全都存在他的脑子里。

  (二)

  师傅的绝活、绝技还有很多。

  西气东输作为国家战略布局,容不得半点马虎。2008年,在西气东输定远压气站带压开孔项目中,由于设备出现故障,一块弧形板意外掉入运行管线中。

  “这就像医生做手术,最后手术钳落在病人体内了。”魏兵说:“这就是个定时炸弹,一旦出现情况,将影响整个上海市的天然气供应。如果上海停气,谁能担这个责任?”

  然而,在与外方专家紧急沟通中,对方明确表示,这个问题我们也无能为力,没有解决办法。

  打捞机会只有一次,且要一次成功。咋办?

  作为技术负责人,此时的周若厅,凝眉深思。稍后,他大胆地提出了不停气打捞弧形板的设想。

  “干!”周若厅撸起袖子,带领团队连续加班,自主研发了特殊内窥装置和磁性打捞器,仅设计图纸就画了两尺厚——“工作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用磁铁把掉进管线内的铁屑吸出来。”

  为确保一次成功,他们按照出事地点一比一“克隆”了一段燃气管线,寒冬腊月里在室外进行了上百次模拟实验。

  “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吭一声,现场寂静的可怕。”回忆那天的抢修场景,公司里很多人记忆犹新:有种让人窒息的感觉。

  封堵器慢慢地、慢慢地提起,弧形板吸住了。成了!

  从此,周若厅也开创了维抢修施工领域两种全新的工艺,并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

  (三)

  2015年8月12日23时30分许,天津港上空的巨响,震惊全国。

  8月18日上午,公司接到了奔赴天津爆炸核心区处理遗留危险化学品的抢险任务。此时,周若厅刚刚在武汉的项目工地上加了一个晚上的班。

  接到任务后,周若厅和徒弟徐海波立刻奔赴爆炸现场。路上,他一边思考抢险方案,一边通知“家里”进行抢险材料加工实验、防爆工具装车等多项准备工作。

  爆炸现场除了已知的700吨氰化钠,还有40多种危险化工产品遗留在成百上千个集装箱和罐体内,封闭的罐体内装有什么危险化工产品?泄漏后是否会有更大危害?这些都需要探明处理,救援工作堪称“世界级难题”!

  “进入核心区前,周师傅我们几个合了张影。大家都心照不宣,未知的危险刺激着所有人的神经,或许进去了就出不来了。”公司办公室主任林培军说。

  刚开始进入核心区时,现场还时有爆燃发生。脚下各种不同性质的危化品混杂,随时可能发生爆燃或爆炸,曾有防化兵踩到一些粉末状的金属钠,经过一处积水时,脚下突然冒起白烟。

  危险没有挡住周若厅和抢险队员的脚步。他们在防化兵之前,对散落的危化品罐、集装箱逐个开孔、破拆,然后由防化兵进行化验。

  在天津港“8·12”大爆炸事故中,周若厅作为抢险现场技术负责人,带领30余名抢险队员奋战10余天,安全破拆、开孔和排除集装箱和危险罐体70余个。

  不仅仅是天津港,周若厅曾先后参与了世界首次高钢级大口径在役管道开孔封堵作业——西气东输渭南φ1219封堵工程;国内首次涉足海底管道封堵改线作业——华德海底管线改迁工程;汶川大地震中“兰成渝管道抗震保油”工作;伊拉克战后首次油气管道建设“民生工程”——伊拉克替代战略管道PS1开孔连头工程等几十项国内外“高、精、尖”工程项目。

  36年,周若厅醉心于抢险救援工作。

  公司的下班时间是17时,这对周若厅来说,却是一天真正的开始。白天,车间里找他的人多事也多,没办法沉下心搞研发。等别人都下班回家了,偌大的车间安静下来,他便开始干点“自己的事儿”:画图纸,琢磨设备的升级和技术改造,进行设备加工实验……一忙就是三四个小时。

  每天,周若厅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车间。离开前,他习惯回头看一看。那些粗大笨重的设备器材,在他眼里就像一件件艺术品,很完美。“就像自己的孩子,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很有成就感。”周若厅说。(中工网记者  李昱霖  通讯员  郭 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