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本色刑警张永生:南征北战缉凶17载
//www.workercn.cn2016-07-23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山东的刑警队伍中,张永生的“倔”远近闻名。

  1996年,讲述警察故事的热播电视剧《英雄无悔》让少年张永生看得血脉贲张——不顾家人劝阻,他报考了山东省公安专科学校,如愿穿上警服。

  “这么胖,怎么当警察?”在旁人的指指点点中,190斤重的张永生发狠跑步减肥,3年后,减到150斤的他捧着不错的毕业成绩,也终于把警服穿得有模有样。“一定要对得起这身警服!”21岁的张永生暗下决心。这一年,他成为滨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一名普通刑警。

  兴奋之余,他开始领教破案的艰辛:酷暑中整整一下午跟踪嫌疑人,村委扎蚊帐一睡几周蹲点办案,对腐烂尸体极度不适应……

  第一次勘验现场,第一次发现破案线索,第一次抓捕犯罪嫌疑人,第一次做笔录……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令张永生迅速成长,从“我还可以”,到“我能行”,从“我依靠别人”,到“被别人依靠”。

  一大队是重案大队,办理的是命案以及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素有“尖刀中的尖刀”之称。在这里,张永生开始了缉凶生涯,在打击犯罪最前沿与各类犯罪嫌疑人展开生死较量。

  还是那股不轻易服输的倔劲,让他面对“断头案”时,一次次留下“不破不休”的赞誉。

  2010年3月,无棣县发生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为尽快破案,张永生和队友们一干就是28个日夜,饿了吃面包,渴了喝矿泉水,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往返行程近千公里,共查看监控探头100多个,拷贝社会监控上万个小时,分析各类信息120多万条,最终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2013年的一起无名女尸案中,装尸体的化肥袋成为唯一线索。为寻访该线索,已任一大队大队长的张永生率队走访20余个厂家。留意到个别侦查员出现厌战情绪后,张永生鼓励说:“越是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越是咱拼意志的时候,这时候掉链子,就前功尽弃了。”

  “奇迹”终于发生了,张永生最后在淄博一家装饰材料公司内找到了匹配的化肥袋,有重大作案嫌疑的该厂副厂长最终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破案是我们刑警的天职,每个被害人家属对我们的期望值都是100%,我们不能有半点松懈,必须全力以赴。”张永生说。

  靠着这种使命感和责任心,这些年张永生和队友南征北战,屡建战功,足迹几乎遍及全中国。

  2012年,山东省公安厅开展“缉捕重大逃犯攻坚行动”。这些重大逃犯无一不是潜逃多年、极其难啃的“硬骨头”。面对困难,张永生主动请缨,担任追逃组长,两次赴新疆、一次赴西藏,行程3万多公里,当年外出追逃时间累计超过150天,抓获6名命案逃犯。

  一次,为抓捕潜逃8年的命案逃犯朱某,张永生和一名同事来到青藏高原。此时的朱某全家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样,身份已完全“漂白”,查无踪影。当时正值高原雨季,张永生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仅凭嫌疑人全家10年前的一张合影,冒雨查遍了西藏林芝暂住人员信息7000余条、个体工商信息2000余条,访遍了60多名山东老乡,最终在大山深处将朱某抓获。

  “他经手的不少大案要案都被办成了经典案例,冲锋在前、以上率下、舍我其谁,可以说,他是刑警精神最好的呈现者。”滨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贾慨君对老部下不吝夸奖。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